![]() |
|||
那個線徑內 90 % 都是空氣的線您聽過沒有? |
|||
原來 inakustik 他家的規模這麼大
其實我對 inakustik 的認識是從黑膠唱片開始的,有次到客戶家裝黑膠唱盤,當安裝調整完畢,客戶拿了一張 inakustik 的唱片來驗收成果,那是我第一次看到 inakustik 的產品 --- 黑膠唱片,回南方做功課才知道我知道我真小看對方了,原來 inakustik 的產品線那麼齊,有各式線材( 訊號線、喇叭線及電源線,還有網路線、HDMI 線等 ),甚至還包括電源處理器等,而且其線材的等級與型號眾多,南方也是花了許多功夫( 包括時間與金錢 )才慢慢體會、掌握 inakustik 線材的特性與使用方式,由於南方現已可提供他家產品供有興趣的樂迷試聽,特以此文當作這陣子努力鑽研的心得報告...。 |
|||
![]() |
|||
哼,這是 inakustik LS-4004 Air 喇叭線的實拍,是實體樣品線送到南方我自己拍的喔!坦白說,儘管代理商預先有提供手冊,網路上的介紹與推文不少,但這樣開腸破肚的樣品就大辣辣地出現在我面前,那種"只怕你不看,就怕你不知道"的態度還是很大度很有說服力的說...。 |
|||
親愛的,我把理論變成實際了,還真的好聽...
好啦,儘管南方當學生時學的和音樂、音響、電子等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倒是認真學了統計、遺傳、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但入行 30 年,那個空氣是最好的介質等音響術語是真聽到不想聽...,甚麼線裡面捆著中空空氣層、線裡面有多少比例的空氣當屏蔽等,這是許多高級線材都會強調的技術,他們大多強調以空氣為介質,強調線與線之間要等距,以降低線的容抗為最高指導原則...,反正你說我就聽,有些線 聽起來真的很一般,有些好像比較強調其材料,目前我看過聽過的線材中,德國 inakustik 未必是最貴的,但卻是將所謂的理論真正實際化實物化最徹底的廠家,不信?請看下圖 --- |
|||
![]() |
|||
上圖引用自 inakustik ,算是他家 Air-Technology 演進史,1999 年他們以 PVC、PE 及空氣包覆線材( 但以聲音的立場來看, PVC 並非好材料,而此設計空氣能幫助的地方不多... ),於是 2004 年他們在新的線身上引用 PE 與空氣層( 此階段線徑中約有 30 % 的空氣,算是開始有成果 );2011 年 inakustik 導入中空的空氣導管( 上圖右二 )線身內,這樣線體空氣的體積占了一半,容抗因此得到改善,目前 Micro Air 系列線材便使用相近的做法製作。
2015 年伴隨 3 D 列印技術的發明,inakustik 終於得以將所謂的"以空氣為介質"之理論實現 --- 他們以 3 D 列印技術印出一節節內有孔洞的骨頭,各式線材依序穿過這些骨頭,更特別的是這線材還會在一節一節的骨架中旋轉,他們將此技術命名為 Air-Helix 結構,在此結構作用下,inakustik Air 系列的線材中有高達 90 % 的空氣,線材的容抗也因此大幅降低,是不是很強呢?將理論實現了呢! |
|||
![]() |
|||
再看一眼 inakustik 自豪的 Air-Helix 結構,線材便在一節節骨架中前進同時穿梭旋轉,這樣那怕是遇到折角,每條線仍可維持固定的距離,90 % 的空氣,這可是 inakustik 好聲的秘密...。 |
|||
More 那個線到底是怎樣在骨架中轉啊轉的啊?
好啦,理論終得以實現,但那些喇叭線、訊號線及電源線是如何穿過節節骨架,還要邊前進邊轉,這會很難嗎?用想的好像不難,就一條一條穿,然後邊穿邊轉...,看似不難,但如果是同時要穿 8 條或 16 條,而且一口氣要穿出三公尺長,坦白說,不出錯...我用想的就頭疼...。 |
|||
![]() |
![]() |
||
inakustik 觀察到正常人在從事這種需要專注卻極度枯燥的工作時, 只要工作一陣子便開始犯錯,但幸好之前他們工廠附近有一間身心障礙者的庇護工場,inalustik 發現這群特殊朋友真能專心地完成穿線的枯燥工作,因此有陣子 inakustik Air 系列的線材皆由這群朋友負責穿線( 同時能提供工作機會給他們 ),但後來庇護工場的用地被政府收回,他們只好改變工法,在自己廠房內製作特殊製具,讓員工有辦法自己完成穿線的工作...,瞧,上圖左便是在廠房內安裝 Air-Helix 龍骨的相片,然後在每條線上做好記號,先一一平行地穿過支架,再利用特殊工具緩緩轉動線身為螺旋狀( 上圖右 ),接著再製作外包裝同時接上端子,待通過各種測試後即可出貨。 |
|||
![]() |
![]() |
||
上圖為 inakustik 工廠一角,德國人工作時的嚴謹還真沒話說 ,那個工具箱真是帥呆了...。 |
|||
南方現有的 inakustik Air 系列的線材有...
如前文,inakustik 他家產品的種類繁多( 請看下圖 ),如果以等級劃分,大致可分為旗艦 Reference 系列、Excellent 系列、Premium 系列和Star系列等,其中旗艦 Reference 系列又可分成 1205 Air / 2405 Air / 4005 Air 三個級距,後文便以南方現有的 Air 系列為主角依序介紹。 |
|||
![]() |
|||
( A ), inakusti Air 系列訊號線
現今 inakustik Air 系列訊號線共有 NF - 1205 Air、NF - 2405 Air,以及最高階 NF - 4005 Air,其中 NF - 2405 Air 和 NF - 4005 Air 另有純銀線之選項,至於端子則有 RCA 與 XLR 可供用家選擇( 如下圖 ),南方現提供 NF - 1205 Air XLR / NF - 2405 Air XLR 兩組訊號供您試聽( 下圖),如果您要聽 RCA 的版本或 NF - 4005 Air 系列,請先行告知,可另行安排。 |
|||
![]() |
|||
我發現除了超貴的純銀線,inakustik 非常善於使用高純度 OFC 銅為材料做線,良好的材料加上 Air-Helix 技術之使用,讓他家的線...既使明知是銅線,但其安靜、乾淨、多細節等特性,真會讓一票老玩家有使用銀線的錯覺( 特別是一點都不吵不刮耳 ),還有,前述的特性...等級高一些...聽感就多感受些,所以 NF - 1205 Air 到 NF - 2405 Air 再到 NF - 4005 Air,差異是真聽得出來,這點就給各位依自己系統的等級來決定搭配了。 |
|||
![]() |
|||
上圖擷取自 inakustik 官網,NF - 2405 Air 之剖面,其高純度 OFC 銅線( 銅線外有 PE 包覆 ),以及一節節的骨架、最外層的金屬隔離網等皆清楚可見,其中 NF - 1205 Air 一公尺( 一對 / XLR )的訂價是 52,000 元( 1,299 歐元 );NF - 2405 Air 一公尺( 一對 / XLR )的訂價是 74,000 元( 1,849 歐元 );NF - 4005 Air 一公尺( 一對 / XLR / OFC 銅線 )的訂價是 180,000 元( 4,499 歐元 ),價格會依每增長 0.5 公尺為單位調整,瞧,我連歐元定價都寫上去了,這表示本地代理商瑩聲國際的誠意與態度,真的很透明...。 |
|||
![]() |
|||
上圖是 NF - 2405 Air 訊號線的接頭,這塊金屬接頭上清楚標明型號與出廠序號( SN16407 ),這些字都是在 inakustik 工廠自己以雷射雕刻印刻出來的,很有質感喔! |
|||
( B ), inakusti Air 系列電源線
別問我為什麼,什麼從發電廠一直到變電所一直到自己家中,那電被傳送了多遠,為何換一條一米半的電源線音響系統的聲音會差那麼大?這問題我在民國 80 年擁有第一套音響,有天某位老師送一條他淘汰下來的電源線給我,然後我那兩光音響居然好聽很多,唉,我就一直想這件事想到現在...,就真有差啦! |
|||
![]() |
|||
inakustik Air 系列的電源線共有 AC - 1205 Air、AC - 2405 Air 及 AC - 4004 Air 三款,彼此間的差異就在於其內線徑的直徑,其中 AC - 1204 Air 使用的線徑為 1.5 mm 平方( 以兩條 0.75 mm 平方的電源線合計四條在骨架中旋轉,接地線另計 ),AC - 2405 Air 使用的線徑為 3.0 mm 平方( 以兩條 1.5 mm 平方的電源線合計四條在骨架中旋轉,接地線另計 ),而旗艦 AC - 4005 Air 最是誇張,使用的線徑為 4.0 mm 平方( 以多達 8 條 0.5 mm 平方的電源線合計 16 條在骨架中旋轉,接地線另計 ),做到這樣絕對是以空氣為介質的極限吧...。 |
|||
![]() |
|||
在這邊公布一下 inakustik 電源線的價格 --- AC - 1205 Air 1.5 公尺定價 45,400 元( 1,134 歐元 )、AC - 2405 Air 1.5 公尺定價 61,000 元( 1,524 歐元 )、AC - 4004 Air 1.5 公尺定價 133,000 元( 2,799 歐元 ),這些線都可以已 0.5 公尺為長度增減,請用家自行判斷;對了,南方現提供 AC - 1205 Air & AC - 2405 Air 電源線各一條可供您搭配試聽,歡迎各位借回家實地聽聽...。 |
|||
![]() |
|||
上圖是 AC - 2405 Air 樣品在南方的實拍( 哈,inakustik 忘了讓線在骨架內旋轉就寄出來了 ),電源線為符合法規,在線身外面是有獨立絕緣的。此外,inakustik 格外關注這些電源線結構的強度,他們特別設計了一部比人還高的機器,專門用來測試電源線的結構強度,機器內部可以對電源線進行數個不同角度的拉扯,新開發的電源線必須能經過 5,000 次拉扯、扭曲測試,再上電測試無誤後方可進入量產,因此安全是無庸置疑的( 上圖中間那條黃綠色的電源線便是 AC - 2405 Air 的地線 )。 |
|||
( C ), inakusti Air 系列之喇叭線
其實我對 inakustik 線材的喜愛真是從喇叭線開始的...,某天我心血來潮訂了一對 1.5 米長、Bi-Wire 設計的 LS - 2405 Air 回家自用( 我的音響室不大,這長度夠用了...,想說短一點比較便宜...),坦白說,我家原先用的也是很棒的喇叭線,因此我對 LS - 2405 Air 的好期待並不特別高( 主要是瑩聲國際施董總是在我耳邊說 inakustik 多好聽多好聽...,他說多了...我聽多了,那試就試吧...,我是不是太好說話了呢?),怎奈線收到後在某個夜黑風高...頭腦宇宙清醒的夜晚...我將這對訂製版...只有 1.5 公尺長的 LS - 2405 Air 接上家中 AVM SA 8.3 後級擴大器和 PMC fact. 12 Sig. 揚聲器之間,然後...然後我只用幾分鐘的時間就明白自己回不去了,唉,那個定位感、樂器在音場間的位置及比例真無比清晰且正確,於是我只好開始存錢加入 inakustik 的經銷陣容。 |
|||
![]() |
|||
相對於一條一條算的電源線,或大多相對較短、以一對一對算的訊號線,在系統中...以對為單位...大多比較長...通常還得有 Bi-Wire 設計的喇叭線...比較貴好像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就真的比較長啊...);現今 inakustik Air 系列共有 LS - 1205 Air、LS - 2405 Air、LS - 4005 Air,還有最新的 LS - 8005 Air,然後每種都有高純度 OFC 銅和純銀線兩款,所以共有八款線可供用家選擇,真是好貴...好不熱鬧。 |
|||
![]() |
|||
上圖是 inakustik LS - 4005 Air 喇叭線樣品在南方的實拍,瞧,那個 Air-Helix 技術之關節和喇叭線於骨架內旋轉前進清楚可見。 |
|||
我很認真去比較這些喇叭線之間之差異( 好啦,價格的差異先不討論 ),嗯,原來 LS - 1205 Air 用的喇叭線線徑為 2.4 mm 平方( 由兩條 1.2 mm 平方的喇叭線構成,所以關節內有 4 條線在跑 )、LS - 2405 Air 喇叭線線徑為 4.8 mm 平方( 由 4 條 1.2 mm 平方的喇叭線構成,所以關節內有 8 條線在跑 )、、LS - 4005 Air 喇叭線線徑增加到 9.6 mm 平方( 由 8 條 1.2 mm 平方的喇叭線構成,所以關節內有 16 條線在跑 ),新旗艦 LS - 8005 Air 喇叭線線徑為誇張的 19.2 mm 平方( 由 16 條 1.2 mm 平方的喇叭線構成,所以關節內有多達 32 條線在跑 ),好啦,南方的實力有限,現先提供 LS - 1205 Air 3 公尺長的喇叭線一對( 定價 96,000 元 )供有興趣的朋友借回家試聽,如果要借我家中那 1.5 公尺長的 LS - 2405 Air / Wire 也可以,請先來電,我好準備。 |
|||
![]() |
|||
inakustik 他家喇叭線的端子真值得特別提一下 --- 他家現有 Y 插與香蕉插兩種端子供用家選擇,有趣的是這兩種喇叭端子都可以上下垂直轉動,而非像一般端子永遠嚴肅剛直地直挺挺插在擴大器及喇叭後方( 想想這種傳統的端子得承受多大的線材重量,也難怪喇叭端子折斷真不是新鮮事...),我很喜歡這種特殊設計,這喇叭線能自在轉折,您用過就知道她的好...。 |
|||
對了,買 inakustik 的線材之用家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 --- 無論您買哪個等級的 Air 線材,無論線的直徑有多粗,他們都比您預期的重量輕,是的,都比較輕,理由是...就線徑內有多達 90 % 都是空氣,都是擔任介質的空氣,所以很輕 是當然的,這個 inakustik 會用聲音表現說服您習慣並接受,真的。 |
|||
![]() |
|||
![]() |
|||
嗯,我想一下...,上圖是要告訴大家,inakustik 顯然玩空氣上癮了,上圖是 LS - 2405 Air 喇叭線,這些經編織的高純度 OFC 銅線其實外頭還有一層透明的 PE 包覆( 所以製作前得將這細細的線一條條剝去外層包覆...,幸好 inakustik 有為此動作開發出特製器具,不過也是一條一條慢慢剝,難怪他家的線製作真是耗時...), 然後線的中心還有枝空氣導管...,難怪一條 Air 的線有 90% 的空氣,真玩空氣玩上癮了...。 |
|||
關於德國 inakustik 線材...
如果您熟識南方,您應該知道南方向來在線材投資上...保守且謹慎,或許是認識的能人異士太多,聽太多線材材料、端子、烙鐵、含銀焊錫、下雨天不做線、焊完端子要快搖 20 下...等傳聞秘辛,各有各的說法,但除了耳聽為憑,像我這類待過實驗室的人...難免多心多疑...;德國 inakustik 的線材以其透明的製作過程( 還大膽地提供開腸破肚的樣品...),完整的數據及理論基礎,最後將理論完美地實物化做成成品,或許價格不斐,但真能讓家中音響真正性能及美好完整展現,算是物有所值的好線材。 |
|||
|
|||
![]() |
|||
線材和器材一樣,除了自身美好,更講究和系統間的搭配,為了體貼用家不造成錯誤或不理想投資( 雖然我很有自信,應該都會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才是 ),南方在此提供他家旗艦 Reference 系列之 1205 / 2405 Air 喇叭線、訊號線及電源線供您借回家試聽試用,哈,南方可是同 inakustik 一樣,自信與誠意十足,就等您商借試聽,來前請先來電說明欲試聽之產品型號( 07-3364517 / 0966631326 / cornmus@ms17.hinet.net ) ,同樣好好音樂好咖啡伺候,等您了。 |
|||
南方的音響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