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師羅傑斯特汶斯基( Gennady Rozhdestvensky, 1931 --  )無法依約登台指揮,故演出由本團助理指揮 Julian Kuerti 指揮,音樂會曲目維持不變。」2008 年 11 月 20 日上午,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在官網上臨時發出上述公告。


捍衛尊嚴  所以要爭排名...

 

俄國指揮家羅傑斯特汶斯基此番赴美,原本將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出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 Edmund Rubbra 改編 )、艾爾嘉的大提琴協奏曲( 由美國大提琴家哈勒爾( Lynn Harrel, 1944 -  )獨奏)及柴可夫斯基《曼符禮》交響曲等,相同的曲目及組合將在該團知名的交響音樂廳( Symphony Hall )連演四場( 20、21、22 及 25 日 ),無法依約登台指揮是何故?是大師累了嗎?

 

據可靠線報顯示,俄國指揮家羅傑斯特汶斯基雖已高齡 77 歲,他的身體還硬朗的很,這回,他不僅準時到了波士頓,還進了音樂廳,也和樂團進行了彩排,不過他先是發現大提琴家哈勒爾顯眼的大頭照幾乎填滿音樂會的海報, 而咱大師的照片沒掛上去就算了,他的名字也僅以小小的字體敷衍地塞在海報一角...,然後他又看到樂團宣傳手冊記載該年度將客席樂團的傑出指揮名錄內介紹了兩位較沒名氣的指揮,但就是獨缺他的名..., 令羅傑斯特汶斯基深感被波士頓交響樂團的管理階層羞侮,要知道羅傑斯特汶斯基可是現役俄國指揮大師中資歷最深成就最高者( 羅傑斯特汶斯基成名甚早,上世紀七零年代起他便曾先後擔任瑞典斯德哥爾摩愛樂、BBC 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及蘇聯文化部交響樂團總監的職務 ), 大師從未被如此無禮的對待,於是羅傑斯特汶斯基決定捍衛自己的尊嚴,一怒之下憤而取道巴黎回到莫斯科,音樂會...不指也罷。


我曾在 81 年 3 月 7 日於台中中山堂聆聽羅傑斯特汶斯基指揮蘇聯愛樂的演出,曲目為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五號交響曲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音樂《胡桃鉗》第二幕,那晚的演出令我印象深刻,因為開演前突然廣播...大師因身體不適,上半場演出由該團青年助理指揮某某某代為指揮,大師將親自指揮下半場的《胡桃鉗》。記憶中上半場《革命》非常精彩,大師下半場的演出也很棒,只不過沒能聽到羅傑斯特汶斯基現場指揮《革命》,遺憾到現在。

 

有人知道所謂的「蘇聯愛樂( Sovie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是那一團?這點節目單上有清楚說明 --- 1982 年羅傑斯特汶斯基奉令成立蘇聯文化部交響樂團( USSR Ministry of Culture Symphony Orchestra ),1990 年該團更名為蘇聯愛樂,1992 年隨蘇聯解體,再更名為莫斯科國家交響樂團( The State Symphonic Kapelle of Moscow ),最新的資料,該團現名為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State Symphony Capella of Russia ),現任總監為俄國指揮家 Valery Polyansky( 1949 -- );對了,就在音樂會的隔天,一位老師告訴我關於大師龍體欠安的八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知曉 --- 那就是...台中這場演出其實是企業包場的加演,演完後樂團便可完成其辛勞的世界巡迴之旅,於是大師心情大好,前晚...多喝了一點,就一點...。


羅傑斯特汶斯基的離去造成波士頓樂迷的震驚,隨後出現兩種不同的論戰,有人懷疑羅傑斯特汶斯基是不是還活在昔日蘇維埃的榮光中,完全不懂自由市場的操作,也有人認為大師的藝術地位無疑是崇高的,是樂團對大師失禮,有失尊重 。不過大師在離開美國前於其友人家接受 40 分鐘的採訪,說明此一事件之始末...。

 

首先,大師說波士頓交響樂團以他“無法依約登台指揮( unable to conduct this performance as planned )為理由告知觀眾,告知的方式是將此資訊公布在該團網站及夾在節目單內頁上,但事實是他是有能力指揮的..., 大師記得很清楚,事情是發生在 19 日( 星期三 )那天,在與樂團的排練告一個段落後,大師及其夫人於交響音樂廳內閒逛, 他在廳內看見前述的海報及手冊,始有此罷演事件...。

 

其次,大師心中還是掛念著音樂會的,雖然樂團高層隨後也發表簡短聲明 --- 「波士頓交響樂團全體對羅傑斯特汶斯基大師的藝術相當推崇,我們對大師決定取消本週的演出深表遺憾。」不過時年三十出頭的助理指揮 Julian Kuerti  倒是充份把握機會,其演出大獲觀眾肯定,當羅傑斯特汶斯基知道他的替補確實完成他的任務後,大師還不吝透過管道表達欣慰及讚美之情。

 

事實上從 1978 年三月迄今,羅傑斯特汶斯基曾多次客席波士頓交響樂團, 大師他曾真誠表示能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是光榮且喜悅的,不過一張有心或無心的海報還是將「從心所欲,不踰矩」之齡的老大師氣跑...。 千萬別以為這只是偶然事件...,像這種指揮家與獨奏家在海報及唱片上爭排名的在樂壇真的只算小 case,長久以來拼得最凶最辛辣的,要以音樂藝術中的「綜合藝術」--- “歌劇”莫數,且讓我以歌劇的唱片封面為例,為各位訴說一段指揮與歌手,以及歌手和歌手間的恩怨情仇。


關於歌劇唱片封片的二三事

 

有別於管弦音樂和器樂的唱片,歌劇唱片在封面設計上的確有其難度,就以讓羅傑斯特汶斯基為之翻臉的艾爾嘉《大提琴協奏曲》來說好了,一張艾爾嘉《大提琴協奏曲》的唱片封面上通常會出現作曲家、曲目、指揮家、獨奏家,以及伴奏樂團的大名,左上圖 DG 唱片封面便清楚傳達這些資訊 --- 本片收錄艾爾嘉《大提琴協奏曲》及瑞士作曲家布洛赫( Ernest Bloch, 1880 - 1959 )為大提琴及管弦樂團的《所羅門( Schelomo )》,由美國大提琴家兼指揮家沃倫斯坦( Alfred Wallenstein, 1898 - 1983 )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擔任獨奏的是知名法國大提琴傅尼葉( Pierre Fournier, 1906 - 1986 ),在此,由於大提琴家的聲望遠高於指揮家,於是便以傳尼葉的照片為唱片封面,此外,傅尼葉的大名不僅用的字體較沃倫斯坦大,連放的位置也置於指揮家的正上方...。

 

那如果指揮家與獨奏家的名氣相當又如何?好問題,同樣以艾爾嘉《大提琴協奏曲》為例,左中圖為此回引發風波的美國大提琴家哈勒爾及美國指揮家馬捷爾搭配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的 同曲錄音封面,由於雙方地位旗鼓相當,因此 DECCA 唱片公司便以兩位大師並列的方式做封面,咦!指揮家馬捷爾不是一向自視甚高,為何甘願為人作嫁?我個人的看法是...反正大提琴協奏曲就那幾首,而管弦音樂的曲目則多的不得了,哈勒爾出頭的機會有限,馬大師有的是機會為自己扳回很多很多城...,左下圖為馬捷爾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錄製普羅高菲夫芭蕾音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唱片封面,正印證了這個道理。

 




光一張協奏曲唱片的封面設計就有這麼多學問,無怪乎有第一、第二男女主角、配角、合唱團、樂團外加作曲家、指揮家和劇名的歌劇唱片,其封面的安排難度就更高了, 先讓我取一個超理想的例子為範本,來向各位說明。


超理想的歌劇唱片封面

左圖為德國作曲家胡伯汀克( Engelbert Humperdinck, 1854 - 1921 )歌劇《韓塞爾與葛麗特》的唱片封面( EMI, 1953 年發行 ),本劇改編自格林童話,描寫一對兄妹因打翻家中要當晚餐的牛奶,於是被媽媽趕到森林採菓子,不料遇到糖果屋和巫婆的故事...。本片由兩位女高音舒瓦玆柯芙( Elisabeth Schwarzkopf, 1915 - 2006 )及葛魯梅爾( Elisabeth Grummer, 1911 - 1986 )扮唱兄妹倆,卡拉揚擔任指揮,仔細瞧!本封面堪稱歌劇唱片之經典,中央一片為兄妹踏著月光在森林尋找回家的路之場景,兩位主角及指揮家的大名和肖像公正且公平地排列著,連作曲家及劇名也清楚的置頂,甚至劇情要點亦有交代,完全沒有偏廢任一方,相信我,這是我看過最公允的封面設計!


當然,如果總是如此面面俱到,沒有大欺小沒有強壓弱,歌劇唱片的封面就沒有什麼好提了...,原來這塊 31 公分乘以 31 公分的天地竟容得下這麼多的心機( 【註】:本文圖片皆取自黑膠唱片,所以才有這麼大的面積 )


請接看著下文,唱片封面之「女高音們的戰鬥」


回南方首頁

南方的音樂

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