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 --- Linton 揚聲器,三音路三單體設計,頻率響應:40 ~ 20,000 Hz,阻抗:6 Ω,靈敏度:90 dB,寬 * 高 * 深 = 30.0 * 50.0 * 33.0 公分,每支淨重 18.4 公斤,產地:中國,定價 53,900 元 / 另有 Linton 專屬腳架,每對 11,000 元。 |
|||
那個工作的本份...
南方,實體門市音響店,和許多音響同行一樣,不免有音響代理商的業務來訪...;一樣米養百種人,多年下來的人生觀察,我發現音響業務 先生 / 小姐 推開南方大門後,接下來的劇情大多朝以下方式展開 ---
( A ), 左顧右盼,不耐...,直接對著我說 ---「喂,叫你老闆出來...。」 ( B ), 一入座便迫不及待抽出幾張新買的 CD 或黑膠要與我分享...。( 可惜這種業務愈來愈少...) ( C ), 一入座,匆匆打開公事包,拿出一疊他家代理產品的國內外媒體的評論與我分享。( 有些真的整理的鉅細靡遺...) ( D ), 一入座,匆匆打開公事包,拿出一疊...帳單,收款啦! ( E ), 一入座,匆匆打開公事包,像在推銷零嘴一樣...念念有詞兼滔滔不絕,將目錄從頭到尾翻過一遍後,離開( 我都沒說到話...)。 ( F ), 一入座,左顧右盼,等咖啡,聊八卦。 ( G ), 一入座,左顧右盼,將南方所有展示產品奚落一遍,然後自誇他家產品多好 ...,離開。
咦,業務先生的入門觀察和本文主角 Wharfedale 的 Linton 揚聲器有啥關聯?哈,就是有啊,來,請看南方怎麼說...。 |
|||
![]() |
|||
那個音響的大趨勢...
字典告訴我,「趨勢」二字指的是事物或局勢發展動向的意思...,而從近些年國內外音響展的觀察,個人覺得...聽音樂這檔事會朝 方便輕鬆 / 嚴肅高清 兩方面並進,而家用音響的發展亦將不自主地往價格的兩極延伸,也就是生活化的音響產品價格會愈發友善,而另一方力主音響應追求性能極緻化,這類音響產品的售價...貴...很貴,而且只會愈來愈貴,真的。
前段日子某音響業務先生來訪,嗯,他算是前述 ( F ) + ( G ) 這類型的綜合體( 哈,勞您駕,請自已往上看 ),這位先生喜歡虧南方,說你這邊東西都是好物亦好貴,最低要多少錢才有辦法接受你的服務...,其實我很清楚...以南方的規模是沒辦法為所有樂迷與音響迷服務的,取捨間自有遺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其實我一直在尋覓...聲音及外觀等在水準 之上,售價卻相對合宜的產品,多年過去,如今我終於盼到一對滿足我期待的揚聲器 ---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 --- Linton 揚聲器。 |
|||
More 那個業務先生...
話說某天,已熟識二十餘年的資深音響業務成先生來訪,成兄在南方草創初期真給過我許多協助和方便,也因為和他太熟,我倆的滿通早已盡在不言中...,但這次他可是以獻寶的口吻對我說:「你記不記得你說你在找那種好聽,至少要可以放在書房或小客廳,外觀比例順眼,有貼真正木皮,價格不要太高,不要太難驅動的揚聲器?我終於幫你找到了,來,明天寄給你試聽,你一定會喜歡...,我先不告訴你是什麼,哈,我終於還是幫你找到理想的產品...。」過了兩天,四大箱...產品被貨運送到南方,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沒開箱就有好心情,直覺會將之留下來...,嗯,「好業務帶你住天堂,壞業務帶你往套房...」,看來所言不假。 |
|||
是老瓶新酒,還是新瓶新酒?
好啦,這對我聽完決定留下來成為南方固定銷售產品的揚聲器是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 的 Linton 揚聲器,由於我對這款揚聲器的歷史與沿革並不熟悉( 其實我只要確定她現在是美好的,過去舊款之種種吾人是可以視而不見的,但不知為何,總想多瞭解這款遲來的美麗...),於是上網搜索其歷史,原來...原來 Wharfedale 這款 Linton 的揚聲器有分好幾個世代,不同世代其箱體大小及比例相當接近( 皆搭載一顆八吋的低音單體 ),箱體亦都採薄板設計,最早的 Linton 於 1965 年推出,當時為兩音路二單體設計,後來新的 Linton 修正為三音路三單體設計( 使用一顆半球型的高音單體 ),然後再將高音換成類似平面震膜設計的單體,而且高音及中音單體的位置在低音單體之上,且採平行排列,坦白說,我沒聽過這時期的 Linton,但當時國外音響圈對其評價極高...。
那新的 Linton 是延續先前世代產品的作品,還是僅借其型號名稱,壓根是全新設計的揚聲器?( 是老瓶新酒,還是新瓶新酒?)...,嗯,雖然我沒聽過先前任一代的 Linton,但我相信我眼前這對 Linton 真是 Wharfedale 借名上市的新作,和之前的產品並沒多大的關聯,且讓我們忘掉過去,以全新的態度來認識這款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的限定版大作 --- Linton 揚聲器吧! |
|||
More 那個新瓶新洒的理由...
是的,你沒聽過舊的 Linton,卻又誇言說你手邊的 Linton 是全新設計,是和先前無關的〝借名上市〞之作,很敢說喔,能證明一下嗎?...,...,哈,我當然是有做功課才會如此認為 --- 先不論頻率響應範圍之高低,新款的 Linton 其體積 寬 * 高 * 深 = 30.0 * 50 .0 * 33.0 公分,而且每支重達 18.4 公斤;舊款的 Linton 體積較小, 寬 * 高 * 深 = ( 25.0 ~ 27.0 ) * 48.0 .0 * 24.0 公分( 寬度依不同世代有所不同 ),而每支重量則介於 8.0 ~ 8.5 公斤之間,新的較舊款每支重了 10.0 公斤,整整重了一倍有餘,怎可能是同等級的產品,您說是嗎?( 後來我也有向代理商求證,證明新瓶新洒的說法無誤呢!) |
|||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大作 --- Linton 揚聲器 --- 用看的...
是的,下圖 Wharfedale 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大作 --- Linton 揚聲器在南方門口的實拍,請看,有網罩和沒有網罩有著不同的古典風華呢! |
|||
![]() |
![]() |
||
Linton 為三音路三單體設計( 分別為一英吋軟球絲質高音( 以金屬擴散蓋覆蓋 )、五音吋的 輕質量高硬度 Kevlar 功夫龍中音,以及同質料的八英吋低音單體 ),外觀走的是樸實古典風,原廠甚至為其設計專屬的金屬腳架( 含角錐高 43.7 公分,腳架上下底座另有相同木紋之木飾 ),嗯,用看的完成度甚高,真的。 |
|||
![]() |
![]() |
||
左上圖是 Linton 的近照,您可以清楚看到高音單體除了被金屬網覆蓋外( 通常高音單體外被覆以金屬網,除了可以防止不小心的碰撞變形外,通常對高音的擴散性也有幫助,較容易塑造出寬高深的音場... ),其位置亦不在箱體的中央軸線上( 據原廠表示此舉除可進一步增加高音的擴散,還有助於與中音、低音單體的銜接 ),依南方的經驗,這類設計的揚聲器增加了不少用家〝追求更多美好〞的可能與機會,雖然拆箱時 Wharfedale 很體貼地在內包裝上註明揚聲器的左、右聲道,但因為每個人聆賞空間並不相同,建議您可以將其左右對調、交互聆聽,以音場最佳寬度及密度為指標,嗯,音響有價,發燒精神...無價,請用家千萬別忘了試試喔!【註:相片這支揚聲器高音位置明顯偏左,原廠建議為...左聲道。】 |
右上圖是 Linton 的背面照,嗯,揚聲器的背板也有貼木皮喔! 雖然 Linton 採三音路三單體的設計,但 Wharfedale 仍執意在喇叭端採 single 的接法( 端子理所當然有鍍金 ),而非採 Bi-Wire 或 Tri-Wire 作法,我想原廠的設計師在為 Linton 調音時應已有思量,我們只要配合演出,聽,就對了;此外,在那塊搶眼的 85 週年貼紙下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大大的反射孔,我猜有些老一派音響玩家對此設計又愛又恨( 愛其低音量感之豐沛,又憂心其不可貼牆太近...),關於這點 --- 都說 Linton 不是什麼老舊揚聲器修改而成,是全新設計的新作,就請暫時放下成見,實地聽過再說。
|
||
Wharfedale Linton 揚聲器之美好 --- 用聽的...
看完外觀,該實際聽聽 Linton 了...,雖然我幾乎是在拆箱歌唱的同一天決定 Linton 入駐南方,但真正要掌握其音色表現及擴大器搭配等,還是花了我好一番功夫才有把握向大家訴說其美好。
首先,Linton 的阻抗為 6 歐姆,靈敏度為友善的 90.0 dB,考量到其售價,南方動員了 Audio Refinement 新款的 Overture A 1 綜合擴大器、華克 Ray Audio K Two 真空管綜合擴大器,以及英國 cyrus One / 8 2 DAC 兩款綜合擴大器,試著試著,就連德國 AVM A 5.2 及英國 PMC 的 Cor 兩部單價略高的綜合擴大器也搬出來做搭配試驗,嗯,在讓她早晚大聲歌唱近兩週後開始認真聽,心得如下 --- |
|||
古典中的新意...
來,開始認真聽...,為了試探 Wharfedale Linton 對擴大器的友好程度,我最先搬出英國 cyrus 82 DAC 綜合擴大器來搭配,理由是 --- 這款綜擴原廠有特別標註 6 歐姆時的出力( 88 瓦 ),嗯,這和 Linton 應該很搭吧...,接著選定試聽軟體,我決定以《2019 年高雄音響展示範 CD》為參考依據( 天知道為了敲定這張 CD 的曲目,當時金革唱片的團隊可是花了多少功夫來和我們討論...),接著就以 cyrus 的 CD i 唱盤為訊源,然後為自己沖杯咖啡,緩緩靜思,遊戲開始。 |
|||
![]() |
一張音響展 CD 應包容多少種風華及色彩?收錄音樂型式要多寬廣多發燒才行?2018 年我們曾和德國 SWR Classic 唱片公司合作大展 CD,該公司手邊有無數古典大演奏家廣播錄音的版權可用,那時我超想來個很跳 Tone 的製作 --- 全部選用單聲道錄音的優秀演奏來製作一張大展 CD,可惜這個想法顯然嚇到金革唱片及 SWR Classic,他倆皆表示...真的有許多...立體聲錄音的優秀演奏可選擇,不用玩的那麼硬...,哈。
而這張《2019 年高雄音響展示範 CD》也很誇張,我們只選用俄國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及英國的愛樂管弦樂團這兩支一流樂團的錄音,採交叉呈現的方式前進( 即單數音軌為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雙數音軌為愛樂管弦樂團 ),曲目選擇動靜皆具,還特別央請國內知名錄音師饒瑞舜先生重新後製,真的十分好聽,還沒擁有此片 CD 的樂迷或發燒友,請務必想辦法弄一張來聽...。 |
||
為方便比劃,我只選擇這張 CD 的第 14 軌 --- 情感內斂的英國作曲家艾爾嘉《謎的主題變奏曲》中的慢板、第 15 軌 --- 璀璨多彩的法國作曲家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之終曲,還有電影中常聽到的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第 12 軌 )及那個必要的大爆棚 --- R. 史特勞斯《英雄的生涯》中的「英雄的戰場」( 第 6 軌 )等來反覆聆聽...。
嗯,Linton 在英國 cyrus 8 2 DAC 這款綜合擴大器驅動下真的虎虎生風,那個八吋的低音單體真的一下子就將飽滿的低頻填滿南方( 用這種揚聲器聽爵士樂及人聲作品一定很對味,不用開很大聲就能得到滿足...),《鵝媽媽》組曲終曲那一層層堆砌出的高潮 Linton 亦以自在合理的方式呈現,《英雄的生涯》爆棚片段 Linton 也沒有想妥協,她大大響響地唱完,於是我為自己播了幾首今年音響度南方展房常播放的私人音樂,我確定這部內建 DAC 的 cyrus 擴大器搭配 Linton,無論音色、速度及動態各方面都是很棒的選擇。 |
|||
好啦,cyrus 8 2 DAC 很優,她功能完善且堅強,但要價是略高於 Linton 的 79,000 元,我決定再試試價格再平實些的擴大器,看有沒有可能找到更超質的擴大器組合,於是我把目光瞄向兩部國產的擴大器,分別是文聲電子的 Audio Refinement Overture A 1 電晶體擴大器( 定價 38,500 元 )及華克 Ray Audio K Two 真空管擴大器( 實售價 32,000 元 ),音響搭配神奇之處在於...在沒接通實際聆賞之前,所有的臆測都只是臆測,接通後在大好大壞之間及之外真有無限可能,唯有實際聽過才算數呢! |
|||
![]() |
|||
就讓我先為大家報告 Ray Audio K Two 真空管擴大器搭配 Linton 的心得( 請見上圖 ) --- 這款 K Two 是南方去年委託華克音響連先生為英國 ProAc Tablette 10 書架揚聲器特別開發的,每聲道使用一對 EL -34 功率管,提供 25 瓦的出力( AB 類 ) ,採奢華的手工搭棚組裝,所謂為 Tablette 10 書架揚聲器特別開發指的是...這對揚聲器音色高妙,但由於體積小巧加上驅動不易,坦白說,搭配並不易也,於是我索性將一對 Tablette 10 放在華克那兒,量身訂做,終於成功...。當時在開發 K Two 時,除了要有足夠的驅動力外,我對她的動態及速度是有格外期許的( 這兩點是讓 Tablette 10 好聽的關鍵 ),但我原本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將 Linton 與 K Two 接在一塊兒,沒想到...沒想到這款小巧的 K Two 不僅讓 Linton 鬆軟的音色加了份優雅與甜意,而且動態表現一點也不馬虎,速度亦絕無拖泥帶水,如果您的空坪在五坪以內,如果您己將 Linton 列入考慮購買清單,那麼這款 Ray Audio K Two 請務必一併思量,真的很有意思喔! |
|||
![]() |
|||
緊接著是文聲電子的 Audio Refinement Overture A 1 綜合擴大器,這款長售型的綜合擴大器已在南方立足長達 21 年之久( 1998 年開始迄今 ),雖歷經兩次改款,驅動力也由原先的 50 瓦提昇到如今的 70 瓦,但其精美的做工、可靠且甜美的音色依舊是南方在此價位的唯一推薦( 是唯一,沒有之一喔!),我原本就預期 Overture A 1 驅動 Linton 會有不錯的表現,但預期是預期,結果如何真要接上聽完才知曉...。
當我利用某個甫進南方的上午,啓動前一晚下班前刻意上架接好的 Overture A 1 的電源,然後緩緩地為自己沖杯日曬耶加雪菲魔女咖啡( 人家就是會做生意,咖啡廳老闆娘說這支豆子本來叫「魔女」,口感甚佳,價位中高,只有特定顧客會買,有天她心血來潮在豆名前面加了一個字,然後...然後就總是賣到缺貨 --- 她將之改名為「美魔女」...,很強吧!),待咖啡喝了大半杯,我才做好心理準備,認真聆賞 Overture A 1 驅動 Linton 的表現,來,直接講心得 ---
Wharfedale 這款創業 85 週年限定版大作 Linton 揚聲器真的對擴大器相當友善,8 歐姆具有 70 瓦出力的 Audio Refinement Overture A 1 綜合擴大器驅動起 Linton 真的十分輕鬆寫意,真比我預期輕鬆太多( 就說預期不一定可靠吧!),《鵝媽媽》終曲結束前的總奏真能先前一層層的色彩疊在一起呈現,是一種很容易勾人掏心掏肺跟著感動的美學表現...,而《英雄的生涯》爆棚片段更不馬虎,我還讓自己重聽了兩次,希望能喚起並記憶這段感動( 我可是現場聽過義大利指揮家西諾波里指揮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拉圖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及祖賓•梅塔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演出《英雄的生涯》...),真是很有說服力的組合啊! |
|||
那個讓 Linton 更好聽的建議事項...
南方真有認真研究這對 Linton 揚聲器,如何讓已入手的 Linton 更好聽,實驗精神及好奇心是同樣需要的,在此,南方誠心給 Linton 用家一些私房建議,反正花不了什麼錢,您就有空自己跟著試試看吧 ---
( A ), 由於 Linton 的面寬有 30.0 公分,在這個窄型箱機當道的今日還真是個大方的異數,雖然 Wharfedale 有為其設計美美的專屬腳架,但聆聽前請務必用水平儀校正揚聲器的水平,並請旋轉腳架下方四個角錐的高度,讓四個點都能確實與地面密合,以減少 Linton 歌唱時的震動...,這項基本功很重要,對聲音影響很大,重點是不用花錢...。 ( B ), 唉,考慮了很久,還是說吧...;如果您已擁有極高價極棒的揚聲器,或許您會認為 Linton 的低頻雖飽滿,和擴大器的搭配也友善,但整體的解析力及定位是可以再精準些的...,嗯,雖說一分錢一分貨,但我還是試著去改善 Linton 的解析力及定位,別管我做過那些努力與嚐試,反正最後最有效的方法如下 --- |
|||
![]() |
|||
請立馬去買三包長度 18.0 公分,直徑約 0.6 公分的吸管( 好啦,我知道現在提到吸管有些敏感,但相信我,在試過抹布、泡棉、發泡填充材料等,但就吸管這招最有用...),為什麼需要 18.0 公分?長些或短些不行嗎?來,請看下圖 --- |
|||
![]() |
|||
Wharfedale 在 Linton 背板設計了兩個反射孔,每個反射孔內皆安置了一支長約 17.0 公分深的導管,此舉對 Linton 靈敏度之提高應有幫助,也有助於低頻量感的表現,但卻因而犧牲了解析及定位能力,在我將吸管塞滿 Linton 的反射孔後,哈,我不知道靈敏度是否有改變,但 Linton 的解析及定位能力從此大幅提升到我可以接受的程度( 前面的試聽報告都是塞滿吸管的狀況下寫出來的 ),嗯,只花了 24 元,改善幅度超大的...,就說發燒精神無價,不蓋您吧! |
|||
結語之一...
是的,南方是直率的,來,我直接回答大家心中的疑慮 --- Wharfedale 是英國一家極老牌的音響公司( 瞧,這款 Linton 不正是該廠 85 年的記念大作 ),但多年前 Wharfedale 已被 IAG 集團給收購,並將產地移置中國,所以這款 Linton 是中國製造的( 但 IAG 集團的老闆是正港台灣人,他家手上還有 Mission、audiolab、QUAD、Castle、LUXMAN 等音響品牌...),我有誠實告知大家產地喔!
其次,在塞入吸管後的 Linton 對離後牆的距離已經沒有那麼堅持,解析及定位能力也大幅提昇,在這個價位她絕對是很棒的揚聲器,但我得坦言,Linton 在音樂的流動及對細節最細緻處的呈現仍是遜於其它高價位揚聲器的,我只能告訴大家,如果 Linton 包含腳架再加上 Audio Refinement Overture A 1 電晶體擴大器或華克 Ray Audio K Two 真空管擴大器,全套約九萬元的預算,在五至七坪上下的空間,可能是南方現今所能提供最棒的選擇,沒有之一,是唯一喔!如是您正有此需求,預算也接近,請務必來南方實際聽聞後再決定,同樣好音樂好咖啡伺候呢! |
|||
下面這段結語有點猛,請自行判斷要不要跟進...。 |
|||
結語之二 --- 那個壞壞不要學!!?可是會更好聽喔...
好吧,橫豎這對揚聲器南方都買單了,要玩就瘋狂些吧!在玩完吸管,本文快寫完之際,我突然靈感大發,央求有自家工廠,各式作戰工具齊備的華克音響連先生由屏東竹田疾馳來支援,您知道我還想嚐試些什麼嗎? |
|||
![]() |
![]() |
||
是的,我發現 Linton 的原廠腳架其管柱內是空的( 通常很貴很重的那種腳架在管柱內會灌滿細砂,甚至小鋼珠等,以降低柱體震動,提高音質表現...),來,原廠沒做的咱南方自己做( 咦!連先生是有練過的,沒把握您千萬別學喔...),我們先移去 Linton 腳架上層四個角落的螺絲( 上圖左 ),接著在預定穿孔的位置先用鋼釘打出一個記號( 定位),以方便作業( 上圖右 )。 |
|||
![]() |
![]() |
||
![]() |
|||
接著使用小鑽頭在預定位置鑽出一個 3 mm 的小洞( 上圖左 ),接著再換成較大型的階梯式鑽頭在腳架上了鑽出適當大小的孔洞( 右上圖 ),然後取出很沈很重的小鋼珠準備灌入洞中( 右下圖 )。 |
|||
![]() |
最後再細心將小銅珠灌好灌滿於管柱中,小心將美美的上蓋裝回去,哇,腳架的重量頓然重上許多,再把 Linton 請回架上,開始聽...,嗯,這回我終於可以說 Linton 的聲音又更沈穩清晰了些,我想是音響迷喜歡的音色,只不過這個操作花了我們一整個下午,還全身鐵屑,有需要的朋友可能得自已想辦法完成了...。
再再補述 ---
這種要客戶自已想辦法的事好像很不厚道,也不是南方做人處事的道理,好啦,我拜託連先生許久,如果有向南方下訂 Linton 的 小姐 / 先生,再加 5,000 元,我們負責把 20.0 公斤的小鋼珠平均灌入 Linton 的腳架管柱入,先說,要給連先生時間,可不是說要就能馬上動工的,以上請多包涵,報告終於完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