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沒名氣的指揮家和小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少買...

 

我很喜歡逛唱片行、逛黑膠展,每次翻著一堆堆唱片...無論買多買少都會有 增知識長見聞 的快感...。某天我在高雄誠品黑膠展中緩緩挑著唱片,依例,我喜歡將一些〝暫時列入初選名單〞的唱片悄悄放在唱片堆中的一角,待翻的差不多,再依自己當下的荷包及心情從初選名單中篩選唱片去結帳...( 是的,我很誠實的,是先依荷包大小再看當時心情好壞,通常荷包大心情就好,荷包小心情就...普通,哈 ),那天我挑著挑著...發現有兩位先生居然對我放在角落的唱片有興趣,他們顯然沒有發現這些唱片是有人挑過暫放的,兩人邊翻唱片還邊 對唱片品頭論足,於是我悄悄走到一旁,想偷學一點功夫,以下是他們對下圖這張唱片的對話 ---



A 男:「哇,華格納的唱片,慕尼黑愛樂,立體聲錄音...,這指揮和唱片品牌好嗎?」

B 男( 頭湊過去瞄了一眼 ):「這家公司的唱片常見...,我告訴你,那個沒名氣的指揮家和小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少買...。」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所以我才有機會將這張...沒名氣的指揮家和小唱片公司發行的唱片帶回家,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本片由德國指揮家庫納佩布許( Hans Knappertsbusch, 1888 - 1965 )指揮( 他只比偉大的福特萬格勒( Wilhelm Furtwängler, 1886 - 1954 )小兩歲 ),先不說別的,在許多樂迷心中庫納佩布許指揮華格納作品是有獨特份量及地位的...;二戰後的 1951 年拜魯特慶典終於復辦,庫納佩布許和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 - 1989 )兩位指揮家扛下所有歌劇演出的指揮大任( 那年慶典開幕式為福特萬格勒指揮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但相對於卡拉揚只在此指揮了兩屆( 1951 年及 1952 年 )便離去擴展自己的指揮事業,庫納佩布許選擇留在此地,並成為戰後拜魯特慶典最重要精神支柱,1951 年到 1964 年間( 1953 年除外 ),庫納佩布許共在此指揮了 95 齣華格納的歌劇作品,包括指揮七套《尼貝龍根的指環》( 合計 28 場 )、13 場《紐倫堡的名歌手》、3 場《漂泊的荷蘭人》,以及多達 55 場的《帕西法爾》...,因此他指揮華格納的錄音自然深具權威性,至於上圖發行的 Westminster( 西敏寺 )唱片公司...不算是大唱片公司,存在歷史也不算長,但這都無損其收錄音樂的價值,不是嗎?



雖然我們只能藉由唱片來認識庫納佩布許的指揮藝術,其實我很喜歡庫納佩布許源自上上世紀末的堅定樸實樂風,他指揮的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R. 史特勞斯與華格納的錄音最受樂迷所稱道,但在此我還是得提醒樂迷 --- 庫納佩布許留有一張和維也納愛樂合作的史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集( DECCA ),聽起來很是特別,有機會請務必找來聽聽。【上圖是庫納佩布許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的華格納作品集,DECCA 發行,很好奇那位 B 先生看到會如何說這張唱片...,一流樂團,大唱片公司,華格納,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嫌庫納佩布許的招牌不夠響亮?嗚...。】

 

對了,別問我為何指揮家庫納佩布許會跑去為美國西敏寺( Westminster )唱片公司錄音( 哈,其實我也很想知道啊 ),除了最前面那張華格納錄音外,庫納佩布許還在西敏寺唱片留有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 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布魯克納第八號交響曲( 慕尼黑愛樂 ),以及另一張華格納的管弦樂作品( 慕尼黑愛樂 )等,這些我都有黑膠片,個人珍藏呢!( 不過庫納佩布許會跑去幫西敏寺唱片錄音,有高人願意告訴我的嗎?)


將上面那兩張唱片塞回家中唱片櫃時,眼角瞄到一旁其它的華格納管弦樂作品錄音,好像也該拿出來聽聽了,於是以下始文...。


那個來自紐約的驚奇!!?

 

可能美國樂團及觀眾長期喜愛歐陸作曲家及指揮家的原故( 加上當年納粹崛起及二戰,許多猶太裔音樂家 & 樂團演奏家紛紛轉戰新大陸,我忘了是那位指揮家戰後到美國客席演出...,第一次排練時該指揮赫然發現樂團成員大多是他在歐洲 合作過的同事...,對了,這位指揮家好像是奧地利指揮家克利普斯( Josef Krips, 1902 - 1974 ),樂團有可能是舊金山交響樂團,不能確定就是了...),歐陸重要指揮家紛紛前往新大陸掏金,長久下來美國樂團演奏起德奧作品已具有相當水準,早早可和歐陸一流樂團分庭抗禮。

 

美國樂團中的紐約愛樂,自從 1909 年迎來前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總監馬勒擔任音樂總監起,無論國際樂壇生態如何高低起伏,該團歷任總監人選總能引起全球樂迷們的關注( 有人知道現今該團音樂總監是誰嗎?很好,我聽見有人答是荷蘭指揮家梵志登( Jaap van Zweden, 1960 -  ),這題其實不難,因為梵志登才剛率紐約愛樂訪台...,那您知道波士頓交響樂團及費城管弦樂團現任的音樂總監是誰嗎?答案分別是拉脫維亞指揮家尼爾遜( Andris Nelsons, 1978 -  )及加拿大指揮家聶澤-賽金( YannickNézet-Séguin, 1975 -  )...),來,我們來看一下下圖那張唱片 ---



這張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管弦樂選粹由印度指揮家梅塔( Zubin Mehta, 1936 -  )指揮紐約愛樂於 1982 年及 1983 年錄製,CBS 唱片公司發行( 註 ),先說,或許是梅塔早早便曾率紐約愛樂訪臺的原故( 1984 年 8 月 27 日及 28 日,演出地點在臺北國父紀念館,他們為本地觀眾帶來包括馬勒第五號交響曲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林昭亮獨奏 )等曲目  ),加上該團牌子老品質好,因此自從我開始聽古典音樂,我發現國內音樂雜誌多以親切熱情的態度報導有關紐約愛樂的一切,加上該團唱片一直有被引入國內,我自然對紐約愛樂多一份關注。

 

可以賣一下關子嗎?後文會談到一張指揮家鄧許泰特( Klaus Tennstedt, 1926 - 1998 )指揮柏林愛樂錄製的《尼貝龍根的指環》管弦樂選粹( EMI ),我想到時一併比較這兩張唱片,這樣比較刺激,先謝了。


【註】我手邊有本關於紐約愛樂錄音的武林密秘笈(《New York Philharmonic --- The Aythorized Recordings 1917 - 2005:A Discography 》),雖然該書只整理到 2005 年,但對黑膠迷如我已相當受用...,秘笈翻著翻著,我突然有一個〝重大發現〞,那便是 --- 相較於柏林愛樂,那怕是長期卡神當道,其實柏林愛樂在錄音上合作的指揮家相當多元( 也就是首席指揮卡拉揚只分配到某一定比例的錄音,而非全部 )...,但唱片中的紐約愛樂則顯現出相對保守的態度( 好啦,我知道大蘋果無疑是最放得開的,保守的是唱片公司及樂迷 ),因為樂團音樂總監幾乎包辦自己樂團大多數錄音,伯恩斯坦如此,梅塔如此,馬舒( Kurt Masur, 1927 - 2015 )如此,2005 年前的馬捷爾亦如斯( 2005 年後的馬捷爾,2009 年起的吉伯特( Alan Gilbert, 1967 -  ),以及如今的梵志登...書本來不及記載,我也沒想積極研究就是了( 誰叫我是黑膠迷啊,握拳!)),嗯,仔細想起來還真是這回事,這真是之前我沒有想過的現象...。



上圖為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第一幕,梅塔指揮紐約愛樂於 1985 年 1 月 31 月及 2 月 5 日在林肯藝術中心費雪廳錄製【再註】,為什麼要提這張唱片呢?首先,當然是因為我有...;其次,是為下一張唱片鋪梗,證明紐約愛樂演奏起華格納的音樂是足以震動人心的,咦,是那一張唱片呢?來,請看下 張唱片。


【再註】其實那個費雪都不費雪了...

 

我很早就知道紐約的林肯藝術中心內有一座愛樂廳,該廳落成後隨即成為紐約愛樂管弦樂團的駐地,1973 年在慈善家費雪( Avery Fisher, 1906 - 1994 )的贊助下改善了音響及缺失,從此更名為費雪廳( Avery Fisher Hall ),因此我們常看到許多獨奏家及樂團會以曾受邀至費雪廳演出為傲...,但如美國這般經濟完全開發的國度,許多事都合理地被張揚...,前述那座知名的費雪廳現在己不叫費雪廳了,您知道嗎?

 

話說某日我代一位要去紐約旅遊的友人查閱紐約愛樂音樂會資訊,我發現該團固定演出場地好像已不在費雪廳,而是改到一座名日大衛•格芬的音樂廳( David Geffen Hall ),我在想...紐約愛樂更改樂團駐地這等大事怎從不見報章媒體報導呢?接著詢問谷哥大神才發現 --- 原來 2014 年 11 月林肯藝術中心宣布將原本的費雪廳改名為大衛•格芬廳,這位大衛•格芬( David Geffen, 1943 -  )先生的來頭自然不小,他贊助了一億美金協助費雪廳翻修,於是...費雪廳就改名了,嗯,大衛•格芬廳,要記起來喔!



上圖是義大利指揮家西諾波里( Giuseppr Sinopoli, 1946 - 2001 )指揮紐約愛樂為 DG 錄製華格納的管弦樂作品集( 封面上那個簽名是大師訪臺時親自簽的喔!),本片錄音時間在上面那張《女武神》之後的八個月( 1985 年 10 月 21 日,很有效率,一天錄完 ),在這之前,西諾波里才剛在八月完成他在拜魯特慶典的初登場( 那年他一連指揮了七場《唐懷瑟》),有了拜魯特光環加持,無怪乎本片才一出版便佳評如潮,時年 40 歲的西諾波里以積極正面輝煌的態度鼓舞著紐約愛樂,而樂團也認真地回應,有機會請務必找來聽聽,這是絕對足以入列紐約愛樂名演之林的佳作啊!【補充一下,1980 年西諾波里首度指揮柏林愛樂錄音( DG ),1983 年元月首度和維也納愛樂錄製唱片( DG ),1984 年他接掌英國的愛樂管弦樂團...,如果用情感面來分析,我會瞎說 1985 年這張華格納作品的錄製西諾波里肯定給紐約愛樂極好的印象( 加上高效率的錄音,肯定加分不少 ),於是才有後面另四張唱片的合作...。但如果由實際狀況來說,其實早在 1982 年 10 月西諾波里便開始客席紐約愛樂,一連三晚他為大蘋果樂迷們演出了馬勒第六號交響曲,1983 年元月又合作了四場( 曲目為莫札特第 20 號鋼琴協奏曲及舒曼第二號交響曲等 ),而真正精彩的發生在那個華格納錄音的 1985 年 10 月,那個月西諾波里為紐約樂迷帶來四套曲目合計八場的音樂會,演出了華格納《羅恩格林》前奏曲、《齊格菲的牧歌》、《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漂泊的荷蘭人》序曲,西諾波里自己寫的組曲、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舒曼的大提琴協奏曲等作品,他下次再指揮紐約愛樂演出是 1987 年 5 月的事了,但眼尖的您是否有發現 --- 他為 DG 在 10 月 21 日一日內錄完的名演, 其實就是這幾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啊,經過排練及音樂會的實際演出,指揮家和樂團對這些曲目肯定熟捻,錄起音來自然有效率...,看來實際狀況不小心 將本片情感面的傳奇包裝褪去,但 幸好音樂真的好聽無誤...。】


【又註】看著聽著這張西諾波里指揮的華格納作品集,我腦海一直在轉 --- 紐約愛樂為 DG 唱片錄製的前一張唱片為何?指揮與曲目又是什麼,嗯,還真完全沒有頭緒...,好吧,從 1985 年 10 月往前推想,指揮家梅塔有可能( 但他和紐約愛樂的錄音好像被 CBS 包了,只有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是 DECCA 發行,他在 DG 的錄音大多指揮以色列愛樂...,應該是這樣吧!( 後來我查到了,梅塔和紐約愛樂為 DG 的首張唱片錄製於 1985 年之後的 1986 年 9 月,由他和小提琴家帕爾曼合作了多首小提琴炫技小品集 )),法國指揮家布烈玆( Pierre Boulez, 1925 - 2016 )...機會不大( 他和紐約愛樂的錄音也被 CBS 包了 ),看來指揮家伯恩斯坦可能性最高,雖然我知道他在 DG 早期的錄音大多指揮以色列愛樂及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等,但和紐約愛樂為 DG 的首錄音...我真的答不出來,於是乖乖邊喝咖啡邊翻秘笈,哇,咖啡快喝光才找到,答案如下圖 --- 指揮家:伯恩斯坦 / 時間:1975 年 4 月 / 曲目:伯恩斯坦芭蕾音樂《靈魂》 / LP:DG 2531 348。



能在密笈中找到答案真是件令人快樂的事( 不過也不知道有什麼好高興的,又不會考,哈 ),但如何弄到這張唱片來聽是另一件事...,我原本想上網找串流音樂 聽聽,結果那天陪客戶聽音樂聽一整晚( 南方是音響店,有陪客人搖來搖去的責任與義務...),回到家才想 起這件事,只好試著在家中唱片櫃前碰運氣,翻著翻著居然還真的被我翻出來,哈哈哈,這件事證明 --- 無差別亂買唱片有時也有用到的一天喔!


那個結合東德與西德的華格納說法 !!?

 

前〝東德〞在歷史上的長度約莫半世紀,雖然包括指揮家孔維玆尼( Franz Konwitschny, 1901 - 1962 )、史威特納( Otmar Suitner, 1922 - 2010 )、凱格爾( Herbert Kegel, 1920 - 1990 )、老桑德林( Kurt Sanderling,1912 - 2011 )、布隆許泰特( Herbert Blomstedt, 1927 -  )、赫比希( Gunther Herbig, 1931 -  )等人都曾在前東德樂團貢獻一己之力,但另有兩位前東德指揮家相偕在上世紀七零年代起於國際樂壇發光發熱,一位是後來先後擔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倫敦愛樂首席指揮、法國國家管弦樂團音樂總監的指揮家馬舒,另一位則是擔任過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及倫敦愛樂首席指揮,並多次指揮 柏林愛樂錄音的指揮家鄧許泰特。



話說上星期天我在家聽了前面提過的梅塔指揮紐約愛樂之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管弦樂選粹黑膠唱片,嗯,梅塔和紐約愛樂以直覺爽快的方式將《指環》選粹一氣呵成,該團銅管實力被無保留的張揚 ,好強...,聽完將唱片放回唱片櫃時,正巧看到上圖這張鄧許泰特指揮柏林愛樂的《指環》選粹,哇,我還真愣了一下,剛被梅塔〝嗨〞完,不知道此時該不該抽這張唱片來聽...,後來想到...他倆在唱片櫃內相依了好些年,或許他們也想彼此較勁一下,查了一下,兩者錄音只差兩年( 梅塔 1982 / 鄧許泰特 1980 ),好吧,小小 PK 一下,立馬抽出回房聽...

 

嗯,從唱片封底的資料顯示,梅塔和紐約愛樂的 CBS 錄音採用的是日本 SONY 的數位錄音技術,而鄧許泰特指揮柏林愛樂的錄音則採 EMI 自家的數位錄音設備,兩者的錄音成就相當,但 CBS 的梅塔版有更深更明確更清晰的音場,而 EMI 的鄧許泰特版則保有更長的呼吸與音樂線條,於是在豐富的留白及喘息空間內,柏林愛樂音色及音樂更顯層次,我在想...這就是德式思考,是德國樂團及美國樂團的差異吧!

 

其實這兩張華格納錄音都好聽,一個爽快與一富思考,但由於柏林愛樂樂風在卡神長久坐鎮下明顯沈穩,許多細節不需刻意醞釀衝突才得以顯現( 我真正想說的是 --- 柏林愛樂有許多美好是他們長久努力才換來的,但許多樂迷卻把這些美好視為理所當然,稍有閃失便...大加批判,聽音樂真的不需這樣,不是嗎?),但八零年代紐約愛樂陣中優秀的演奏家不少,他們只是換個角度看華格納,並不算略遜一籌,至少讓我在聽柏林愛樂的版本前先遲疑了好一會兒,算很強了吧! 對了,紐約愛樂版在《女武神》結束前聰明地加入佛旦呼喚火神的場景( Peter Wimberger 演唱 ),讓音樂更具張力( 歌劇還是要有歌手才精彩 啊!),真會帶領樂迷一路往前衝,兩者在取曲及編排次序不盡相同,幸好我都有,好幸福。



那個閒來無華格納還是一樣的過活...

 

相較於台北樂壇近日來的《帕西法爾》熱,南臺灣...還真事不關己地安靜,我只好拿出貝姆( Karl Bohm, 1894 - 1981 )、卡拉揚、萊恩斯朵夫( Erich Leinsdorf, 1912 - 1993 )、塞爾( George Szell, 1897 - 1970 )、蕭堤( George Solti, 1912 - 1997 )、克倫貝勒( Otto Klemperer, 1885 - 1973 )、舒李希特( Carl Schuricht, 1880 -1967 )等指揮家的華格納唱片在家中和南方過過乾癮...( 哈,好像也只能這樣 );自己的音樂生活真要自己打理,昨天( 7 月 8 日 )我去屏東演藝廳聽了指揮家兼小提琴家霍內克( Rainer Honeck, 1961 -  )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音樂會,霍內克是維也納愛樂現役的樂團首席,這類演出當然不容錯過...,不過音樂會前我刻意繞去屏東內埔鄉的老街走走,老街不算長,新舊雜陳,別有風情。



對了,老街沒有華格納,沿途民宅傳出的樂聲也不見貝多芬,反倒是國語老歌及台語老歌時有所聞,蠻貼近老街的氛圍...。回程牽車時十字路口一處行人穿越號誌大大吸引了我的目光,哇,行人止步是如下圖般的呈現,顯然當地人早已見怪不怪,只有我拿著相機猛拍...,等一下要聽海頓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及布拉姆斯第四號交響曲,時間差不多了,出發。



本文完成於 107 年 7 月 9 日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