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捷爾( Lorin Maazel, 1930 -  )即將改寫臺灣指揮史的大師...


號外!來自蘋果日報的訊息 ( 詳見後文)


如果您以資深愛樂人自居自許,請猜猜

請現任 紐約愛樂音樂總監 馬捷爾先生 來臺指揮咱 國家交響樂團( NSO ) 兩場演出

我們得付給大師多少費用?

别瞎猜,要有行情些...。


大師簡歷...

 

在各位猜價碼前,先介紹大師一番...。

 

今年( 2006 年 ) 3 月 17 日及 18 日,現任紐約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76 歲的大指揮家羅林•馬捷爾將客席指揮咱臺北的國家交響樂團兩場演出,曲目為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 Lidia Baich 獨奏 )、拉威爾改編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等,其中首日節目在國家音樂廳舉行,次日則移師到新竹市文化局演奏廳...( 唉!又沒來高雄,我又得回臺北了...)。

馬捷爾年少時以神童之姿出道,9 歲指揮洛杉磯愛樂,11 歲受指揮家托斯卡尼尼( Arturo Toscanini, 1867 - 1957  )之邀指揮 NBC 交響樂團,13 歲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渡過神童期後的馬捷爾得到獎學金赴義大利鑽研巴洛克音樂...,1960 年受邀到拜鲁特指揮( 詳見後文 ),隨後一帆風順,先後担任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愛樂管弦樂團、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匹茲堡交響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及法國國家交響樂團 等樂團要職,2002 年接任紐約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一職迄今( 據悉,馬捷爾已延長和紐約愛樂的合約到 2009 年 79 歲為止...)。

大師一生超過 5,000 場演出,灌錄唱片無數,所獲的榮耀亦無數,此回能在 76 歲高齡客席國内樂團,無論您認不認同其指揮藝術,機會實在彌足珍貴...。


猜完了嗎?請對答案...

 

看完大師簡歷,來,言歸正傳,為這兩場演出( 含彩排及大師講習會 ),我們必須付給大師的費用是多少 ----

 

請用滑鼠點上圖,...,是的,您沒看錯,就是這個數字,您,猜對了嗎?


馬捷爾“無言的指環”的 CD 封面( TELARC 80154, 1988 年錄製 ),樂團為柏林愛樂,精彩無比喔!

與老大師關係密切的大師

 

怎樣?昏過去了沒?先不庸俗地談錢的事情,我想以另一個角度看大師的到來。

 

我曾於民國 80 年 6 月 3 日及 4 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聽了兩場馬捷爾指揮美國匹玆堡交響樂團的音樂會,首日曲目為華格納的“齊格菲的牧歌”及馬捷爾擷取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主題所譜寫成的“無言的指環( The Ring Without Words )”,次日為莫札特第 39 號及柴可夫斯基第 3 號交響曲...,這兩場演出迄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流的平衡感與第一流的指揮風範, 該團長年被美國樂界評為次一級的一線樂團...,但以那晚的演出水平來看,馬大師掌控樂團的功力實在很强...。

 

吾人該如何看待這位史上客席本土樂團最高貴的大指揮家呢?光兩場演出及若干場彩排對 NSO 演奏功力會有多大多持久的提昇...恐有不小質疑,在此提供另一種觀點供大家参考 ---

 

1930 年出生,現年 76 歲的馬捷爾是少數現役大師曾與諸多前一世代指揮大師們真有交流者,除了托斯卡尼尼外,另一位義大利指揮家薩巴塔( Victor de Sabata, 1892 - 1967 )也給他鼓勵與建議...,克倫貝勒對他與英國樂壇的關係盡過不少心力...,馬捷爾曾驕傲地說:「我比許多同輩指揮强處,就在於我有機會直 接由萊納( Fritz Reiner, 1888 - 1963 )、薩巴塔和羅定斯基( Artur Rodzinski, 1892 - 1958 )耳提面命,憑這一線機遇,我才能自處於一種今天已幾乎失傳的音樂演奏傳統間的一個環節。」( 見“大指揮家列傳”),其實光憑這點自信及傳承上的自許,年事己高的馬大師早已成為傳奇...( 馬捷爾還認為現代指揮家書讀太少兼教養不足,對其它型式的藝術知識有限...,不像他飽讀詩書...)。

 

馬捷爾指揮的動作簡潔直接且優雅,習慣背譜演出,不少人認為他指揮時理性重於感性,清楚明自之餘卻未必感人...,但他彩排的效率倒是極受樂團團員肯定與歡迎( 這句話同時也暗示...大師賺錢率效也極高...),馬捷爾很有觀眾緣, 2001 年德高望重的德國指揮家馬殊( Kurt Masur, 1927 -  )從紐約愛樂總監一職退位,大家都猜此一大位將由曾訪臺、較馬殊年輕的義大利指揮家慕狄( Muti, 1941 -  )接任,當年双方巳喬的差不多,結果卻因“年薪過高”( 年薪約 2,000,000 美元 )及“每年留在樂團的週數太少”( Muti 只願給 NYPO 一年 8 週...)等因素而告吹,於是只比馬殊小三歲、但可以留得比 Muti 久一些的馬捷爾確屏中選...( 馬捷爾的年薪呢?我想絕不會比 Muti 少多少 )。

馬捷爾 70 歲生日的那年(  2000 年 )柏林愛樂頒贈“封•畢羅獎章”給大師,以感謝“一位偉大的指揮家多年來與柏林愛樂的合作”...,大師認為世上只有三位指揮家的演出可永保職業水準,一位是卡拉揚,另一位是蕭堤,最後一位當然是他自己...。


錄音無數的大師...

 

馬捷爾一生錄音無數,在 DG、DECCA、EMI、PHILIPS...等主要唱片公司都留有唱片發行,他和維也納愛樂錄有馬勒、西貝流士、柴可夫斯基全部的交響曲作品( 其中馬勒的錄音還是維也納愛樂第一次和同一位指揮家完成的馬勒交響曲全集...),他的管弦樂作品及歌劇錄音亦不少,不過除了少數以錄音效果勝出的唱片外,其它唱片則鮮受到樂評界 無保留的推崇...。

我每次聽他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演奏普羅可菲夫“羅密歐與茱麗葉”( DECCA )及早期和柏林廣播交響樂團錄製巴哈、韓德爾作品的 LP 都會被他獨有的條理所感動,但聽他的貝多芬、馬勒及歌劇則感受不到一樣的新意與感染力...;馬捷爾在日本極有人氣,日本樂迷常為“唱片裹的馬捷爾”抱屈,認為唯有親臨現場才能真正欣賞其指揮藝術,坦白說,這點我頗認同。


謙虛...便是對自己殘忍!

 

大師馬捷爾曾說過一句名言:「在我們這行,過度謙虛便是對自己殘忍!,大師們似乎所見略同,在有為者亦若是的前提下,樂團及觀眾成為大師競價時的提款機...,讓我說個故事給各位聽 ---

 

向來以毒舌聞名樂壇的羅馬尼亞指揮 大師柴利比達克( Sergiu Celibidache, 1912 - 1996 )1979 年担任慕尼黑愛樂首席指揮時每晚酬勞為 15,000 馬克( 他規定樂團付給客座指揮的待遇不許超過這個數...),後來柴利比達克和樂團...吵架,馬捷爾受邀客串指揮,馬大師開價一場 25,000 馬克的出場費,樂團照付,這件事後來被柴利比達克知道,於是...馬大師的行情便成為柴利比達克向樂團收費的新標準( 而且每年向上調昇 ),1994 年,慕尼黑愛樂付給柴大師的費用每晚己高達 45,000 馬克...。

 

( 柴利比達克毒舌?是的,他的名言不少,例如:“慕荻( Muti )是一位極不尋常的天才,但和托斯卡尼尼( Toscanini )一樣無知”“阿巴多( Abbado )是個毫無才氣的人,...,聽他三個小時的音樂會非心肌梗塞不可”“蕭堤( Solti ) --- 出色的鋼琴家,作為指揮家他的耳朵太平庸”“我知道卡拉揚( Karajan )令大眾高興,但可口可樂也是...”,對了,他對收費比他貴,深具文學修為的馬捷爾評價還真的打到馬大師的痛處 --- “兩歲的孩子卻滿口康德”...,哈!您以為了呢?)


馬捷爾指揮貝多芬歌劇“費奧里奧”的 LP 封面( DECCA, 維也納愛樂 ),由知名的華格納女高音尼爾遜( Nilsson )掛頭條,對了,2005 年 12 月底尼爾遜辭世,您知道了嗎?

More 馬捷爾在拜魯特

 

指揮家馬捷爾於 1960 年首度受邀至華格納聖殿拜魯特登臺,30 歲的馬捷爾是首位至拜魯特指揮的美國指揮家( 同時可能是歷年在拜魯特登臺最幼齒的指揮家...),那年他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演出 6 場“羅恩格林”;1968 年及 1969 年馬捷爾再度受邀赴拜魯特登場,他在這兩屆慶典中各指揮兩套“指環”( 每套 4 場),因此馬捷爾在拜魯特共留有 22 場演出記錄。

 

成名甚早的馬捷爾曾和那些傳說中的大師共事過?1960 年拜魯特的指揮陣容包括戰後華格納權威庫納貝布許( Hans Knappertsbusch, 1888 - 1965 )、 比馬捷爾年長七歲同樣倍受肯定的薩瓦利許( Wolfgang Sawallisch, 1923 -  )德國指揮家肯培( Rudolf Kempe, 1910 - 1976 ),以及時任斯圖嘉特歌劇院總監的萊特納( Ferdinand Leitner, 1912 - 1996 ) 等;1968 年及 1969 年馬捷爾另還和老大師貝姆( Karl Böhm, 1894 - 1981 )、法國作曲家兼指揮家布列玆( Pierre Boulez, 1925 -   )、義大利指揮家艾瑞德( Alberto Erede, 1908 - 2001 )、德國指揮家史坦( Horst Stein, 1928 - )、克羅埃西亞指揮家克羅布卡( Berislav Klobucar, 1924 -  )、瑞士指揮家瓦維索( Silvio Varviso, 1924 - )等大師共事,1930 年出生的馬捷爾的確有自傲的本錢...。


More 是誰殺了古典音樂?

 

這些年古典音樂市場明顯蕭條,諸多樂團的行政赤字日益惡化,是誰...殺了古典音樂呢?按“是誰殺了古典音樂?”一書的說法,以某種角度來看,像馬捷爾之流的巨匠大師正是古典音樂被誅殺的原動力兼推手...。

 

以馬大師此回來臺演出為例:

3 月 17 日的演出票價由 500、800、1,200、1,600、2,000,到 2,500 元不等,國家音樂廳約有 2,000 個座位,我們每張票友善地以 1,600 元均價估算,全部賣完得款:1,600 * 2,000 = 3,200,000 元( 即參佰貳拾萬圓...),假設 18 日的新竹場次亦有相同的收入,那麼兩場滿場演出 NSO 不過陸佰肆拾萬的進帳,離付給大師的壹仟萬出場費尚有段差距,這還不包括廣告、場地租金、樂團團員及獨奏小提琴家的演出費用等...,不錯,大師到來自有企業排隊贊助,大師高深的藝術造詣也將豐富本地聽眾及本土樂團的藝術深度與視野,但以 NSO 一年不到伍仟萬的節目製作費,兩場演出便花了年度預算的五分之一,它對其它演出的經費勢必造成排擠...;而馬大師除身任紐約愛樂總監外,每年他還客席世界諸多樂團, 如果他仍維持來台每場約十五萬美金的行情,相信我,他一個人的收費仍高於這些樂團當晚的售票所得...,“追求高薪,只為了肯定自己的身價...”,我想我明白市場原則與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的道理,但大師們只顧以藝術之名填滿自家荷包,而無視樂團為悍衛藝術而債檯高築的窘象, 唉,大師們以為何?


對了,馬捷爾於 2002 年與某科技基金的經理人維拉( Alberto W. Vilar )共同舉辦第一屆“馬捷爾 / 維拉指揮大賽”( http://www.maazel-vilar.org/ )以提攜後近...,首獎由大陸女指揮張嫻及泰藉指揮 Ungrangsee 共享,獎金高達 45,000 美金,不過聽說花的大多是維拉先生的錢就是了...。


More 您的反應是...

 

看到 NSO 花 10,000,000 請大師,坦白說,您的反應為何?要坦白喔!

 

我將馬大師來臺的事告訴諸多友人,並央求他們給個價兒,一位指揮家友人想了一會兒,答:「30,000 美金?」,高雄某樂團高階行政人員猜的也差不多這個價碼...( 我對後者猜的差這麼多甚感意外,因為他可是樂團運作的第一線參與者...),問了一堆人,結果很有趣 --- 真正學音樂教音樂的先生小姐價碼差得大,而不識荳芽菜的愛樂者反倒比較清楚狀況...。

 

對了,忘了說朋友們的反應...,有人給予 NSO 無限祝福,並希望團員們能珍惜此一難得機會,多向大師挖些寶...;有人對 NSO 能有如此大把經費羨慕不已( 高雄市交一年的預算約 2,900 萬,不及 NSO 1.2 億元的四分之一 )...;有人說此事值得一試,如報紙的標題 ---“看他們將爆出什麼樣的火花”...,也有人認為一下子便花掉這麼大一筆錢似乎可以再商確( 例如將之除以四,請四位比馬大師小牌卻仍有料的好指揮來指導 NSO,或許收獲更大,迴響更久...);一位知名的音樂家反應最大最直接...,他破口 *&^、%$# 的好一陣子...,從朋友們反應不一卻同樣熱絡的結果來看,NSO 找馬大師客席還真出了高招...,3 月快到了,NSO 勢將因此成為愛樂人目光注視的焦點,NSO,好好加油喔!

 

咦?我的反應又如何?哈!我的反應可迅速了,第一時間衝到高雄文化中心買票,其它,聽完再說了...。


 

More 疑異...

 

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3 月份節目册以馬大師的大頭照為封面,並以“紐約愛樂音樂總監  首次指揮亞洲樂團”為標題...,其內頁亦一再提及 ---“這是大師初次首肯指揮亞洲的交響樂團...”, 但據世界文庫出版的“指揮家與樂團“一書第 152 頁介紹 Maazel 先生的文章中提到他曾 1987 5 月應日本讀賣交響團的邀請進行客座演出...”若所言屬實, 封面有誤...這下事情便大條了...,有高人可以為我查證嗎? 先謝了。


 

號外...來自蘋果的訊息

 

話說今年( 2006 年) 2 月 4 日( 大年初七 )蘋果日報 A13 版以兩廳院邀名指揮膨風斗大標題報導上文首次指揮亞洲樂團所言之不實( 且已有 20 萬份文宣外流...),經蘋果記者周昭平先生向 NSO 求證 --- 證實馬捷爾確實曾指揮過讀賣日本交響樂團( Yomiuri Nippon Symphony Orchestra )及東京交響樂團( The Tokyo Symphony Orchestra )兩支日本樂團...,記者先生比較在乎的是“為何兩廳院會以「首次指揮」為標題...,是誰提供此錯誤訊息,又為何兩廳院沒有辨識訊息正確與否的能力...”,而兩廳院在坦言錯誤後則以“馬捷爾的身價不應由他是否「首次」到亞洲客席樂團來決定...”回應,顯然双方在事由與結果上仍缺乏共識。( 至於犯錯原因兩廳院解釋是“馬捷爾的經紀人沒有提供正確資訊...”)

 

說真的,我並不在乎這是馬捷爾第幾回指揮亞洲樂團,何況就算馬大師先前從未客席前文那兩支日本樂團,比我們 3 月 17 日略早的 3 月 13 日馬大師將赴新加坡客席新加坡交響樂團( 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 ),曲目及獨奏家和本地完全相同...,因此就算是「首度」也是新加坡而非咱臺灣...;再强調一次,我不在乎這是馬捷爾第幾回指揮亞洲樂團,但我非常遺憾真正專業領導國內樂壇前進的 NSO 在此事件上表現地落落大方卻如此非常給它不專業...,不想多做批評,我現在比較想知道...“先後客席兩支亞洲樂團( 新加坡交響樂團和咱 NSO )的馬大師屆時能否請他發表此二樂團在演奏能力等方面的優劣....”,畢竟花了 10,000,000,透過大師多瞭解一下自己實力如何也是好的,您說是嗎?( 唉!挖勒 %%$#@#$%&*&^%$#@@...)

 


More 希望...

 

希望 3 月 17 日那天 NSO 及馬大師火花四射、希望國內樂評人不要錯過此一採訪大師的機會( 他可是見過 Toscanini、Klemperer 的人啊!)、希望....、希望高雄市交也偶有大師登台...( 我有希望太多嗎?),最後,有朋友要我對此回“高貴的大師”訪臺表態...,套句廣告詞 --- 參與傳奇,無價,對吧!


More 閱讀延伸...

 

指揮家馬捷爾的官方網站

紐約愛樂管弦樂團

國家交響樂團( NSO )

新加坡交響樂團( 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 )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談音 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