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伯恩斯坦唱片中的生活方式...

 

好快,美國指揮家兼作曲家( 或說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 - 1990 )辭世已 28 年,今年恰逢大師百歲生日,各地音樂廳及劇場爭相演出伯恩斯坦作品以緬懷其成就,斯人已遠,唱片卻始終都在,就讓我們談談那些仍生活在唱片中的伯恩斯坦吧!


一人多角的豐富大師...

 

樂迷們都知道伯恩斯坦一生精彩, 而且是超超精彩,精彩到連他自己也掌握不住方向,他終身都在指揮家與作曲家兩種身份間掙扎,此舉卻讓唱片中的伯恩斯坦格外豐富多彩,和舞臺上所呈現的他大致相同,唱片中的伯恩斯坦會以「指揮家」、「作曲家」、「鋼琴家」三種角色繽紛出現,一人多角好不熱鬧,但也因為他多了作曲家的身份,而且算是多產的作曲家,因此當其他指揮家同行 陸續仙去,音樂事業自然終結,但伯恩斯坦卻可藉其作品的演出迄今仍活躍於舞臺上,這可是連卡拉揚也做不到的事啊!



上圖為伯恩斯坦知名音樂劇《西城故事》的唱片封面,本劇首演於 1957 年,好聽旋律與寫實劇情讓本劇大受好評,那年「作曲家」伯恩斯坦 39 歲,而一人分飾二角的「指揮家」伯恩斯坦亦不遑多讓,隔年( 1958 年 )他將出任紐約愛樂音樂總監,成為首位擔任此職務的土生土長美國人。


其實認識伯恩斯坦最好的途徑是...

 

其實要親近伯恩斯坦,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聽他的唱片聽他的音樂( 好像也只能如此 ),這些年唱片公司們慣發行磚塊狀大全集 CD 攬客,伯恩斯坦鐵粉眾多,自然不會被遺漏。伯恩斯坦在上世紀四零年代先是少量為美國 RCA 唱片公司錄音,接著轉到 CBS ( 現今的 SONY )錄音,1958 年接掌紐約愛樂大位,隨後他得到該唱片公司無保留的支持,CBS 簽了張錄音合約給伯恩斯坦,保證他擁有自己選定錄音曲目的權利( 這可是唱片業前所未聞的特權,CBS 之所以如此做是為了阻止伯恩斯重回競爭對手 RCA 懷中。還有,CBS 唱片公司高層認為他們已在其它音樂賺不少錢,公司有義務在古典作品上偶爾承受一點損失 --- 詳見「伯恩斯坦傳」 ),而伯大師還真沒在客氣,作曲家由 A( Kenneth Alford, 1881 - 1945 ) 到 Z( Charles A. Zimmermann, 1861 - 1916 )幾乎都錄遍...,1969 年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任期屆滿,伯恩斯坦將歐陸的演出比例加重,於是開始指揮維也納愛樂及以色列愛樂為 DG 唱片錄音,目前看來和 DG 的合作著實開創其人生另一份精彩,年過半百的伯恩斯坦將他在 CBS 錄過的大曲目在 DG 又重新走過一次( 伯恩斯坦順勢錄製了第二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第二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第二套馬勒交響曲全集、第二套舒曼交響曲全集等一大群作品...),這些半百後的錄音夾雜不少歐陸樂風及人生歷練,因此格外受樂迷珍聆。

 

就在百歲冥誕之際,SONY 推出整整 100 張 CD 的伯恩斯坦大全集,DG 則聯合 DECCA 輸人不輸陣地發行多達 121 張 CD 外加 36 張 DVD 的大〝磚〞輯,而接收 EMI 版權的華納古典也陸續重發伯恩斯坦與卡拉絲合作的《梅笛亞( Medea )》等錄音,總之伯恩斯坦的新舊錄音一下子同時搶市,這些錄音都值得樂迷聽聞,但如果時間有限,有沒有那種速成攻略可供參考呢?來,我們先看看日本樂評界的選擇。



上圖為伯恩斯坦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之套裝黑膠唱片封面( DG ),維也納愛樂 82 年 11 月首度訪台期間其團員接受當時國內音樂雜誌專訪時曾表示...伯恩斯坦是少數能讓他們學到新東西的指揮家,我想答案真在這套專輯中( DG 最近復刻了這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黑膠唱片發行,其在樂迷心中的重要性可見...)。


那個來自日本樂評界的看法...

 

不知道是不是民族性使然,日本樂評界向來喜歡以〝合議制〞的方式來推介唱片,透過共同評論選評 出來的唱片肯定多了客觀及視野,但我總覺得少了些許個性,不過要認識伯恩斯坦的音樂藝術,來自東瀛的唱片推薦清單仍頗具參考性,在此列出《不滅の名盤 1000》( 音樂之友社, 2007 )一書中伯思斯坦入選的唱片清單供大家參與:

 

入選《究極の名盤 100》 ---

◆ 馬勒:交響曲全集 / 紐約愛樂、維也納愛樂、大會堂管弦樂團 ( 1975 ~ 1988, DG )

◆ 蕭士塔高維契:第五號交響曲《革命》/ 紐約愛樂 ( 1979, 東京現場, CBS / SONY )

 

入選《不滅の名盤 900》 ---

◆ 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 維也納愛樂 ( 1977 ~ 1979, DG )

◆ 白遼土《哈洛德在意大利》/ 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 1976, EMI )

◆ 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 維也納愛樂 ( 1981 ~ 1982, DG )

◆ 海頓第 88 號及第 92 號交響曲( 1983 ~ 1984, DG )

◆ 馬勒交響曲全集 / 紐約愛樂、倫敦交響樂團( 1960 ~ 1967, CBS / SONY )

◆ 馬勒第九號交響曲 / 柏林愛樂 ( 1979, DG )

◆ 普羅可菲夫第五號交響曲 / 以色列愛樂 ( 1979, CBS / SONY )

◆ 舒曼交響曲全集 / 維也納愛樂 ( 1984 ~ 1985, DG )

◆ 蕭土塔高維契第一號及第六號交響曲 / 芝加哥交響樂團、維也納愛樂 ( 1986 ~ 1988, DG )【此曲目安排應為日本版獨有。】

◆ 蕭土塔高維契第七號交響曲 / 芝加哥交響樂團( 1988, DG )

◆ 伯恩斯坦《西城故事》及蓋希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紐約愛樂 ( 1958 ~ 1961, CBS / SONY )

◆ 德弗乍克及舒曼大提琴協奏曲 / 麥斯基,  以色列愛樂、維也納愛樂 ( 1985 ~ 1988, DG )

◆ 布洛赫( Ernest Bloch )《希伯來狂想曲 -- 所羅門》/  麥斯基, 以色列愛樂( 1985, DG )

◆ 舒曼大提琴協奏曲及布洛赫《希伯來狂想曲 -- 所羅門》/ 羅斯托波維契, 法國國家管弦樂團 ( 1976, EMI )

◆ 貝多芬歌劇《費黛里奧》/ 維也納愛樂 ( 1978, DG )

◆ 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依索笛》/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 1981, PHILIPS )

◆ 貝多芬《莊嚴彌撒》/ 大會堂管絃樂團 ( 1978, DG )

◆ 伯恩斯坦《彌撒曲》/ ( 1971, CBS / SONY )

◆ 馬勒《少年魔號》/  伯恩斯坦鋼琴伴奏 ( 1968, 維也納現場, CBS / SONY )


嗯,從入選清單來看,日本樂評界頗注重伯思斯坦在主流曲目上的成就,而且對他晚年錄音較為偏愛( 這點我並不意外,但建議大家千萬不要輕忽了伯恩斯坦早年指揮紐約愛樂在 CBS / SONY 的錄音, 這些大師壯年時期錄音擅以積極正面的態度詮釋包括德奧作品在內的曲目,不僅可聽性十足,更是探索伯恩斯坦晚年完熟樂風的基石...),其實百年唱片史大指揮家 大演奏家大歌唱家們的競爭始終激烈,這份清單還是遺漏些許伯恩斯坦較有個性的錄音,就讓我略補充如後。



從復刻唱片看大師...

 

這邊有個不成文的指標 --- 要知道某位音樂家錄製的唱片中那些藝術成就可能較高,高到足以超越嚴峻的時空及市場障礙,那就看他那些錄音有復刻黑膠唱片的發行就對了,想想,好像有點〝雖不中亦不遠矣〞的快意...。在我查得到的資料中,DG 最近發行了伯恩斯坦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馬勒第五號交響曲、舒曼第三號交響曲和大提琴協奏曲( 大提琴家麥斯基獨奏 )以及《西城故事》精選等專輯的黑膠唱片,另伯恩斯坦在八零年代分別指揮紐約愛樂、維也納愛樂和大會堂管弦樂團為 DG 錄製的數位版馬勒交響曲全集,這些年亦有經授權的復刻黑膠唱片之發行,令人詫異的是這套復刻版馬勒交響曲才問世不久, 其中的大多數唱片竟又告絕版,看來深知伯恩斯坦音樂藝術美好的樂迷不少呢( 對了,伯恩斯坦在六零年代指揮紐約愛樂( 第八號《千人》為倫敦交響樂團 )為 CBS / SONY 發行的〝人類史上第一套馬勒交響曲全集〞,2017 年 SONY 亦為其復刻了全套黑膠唱片...)!

 

有件事知道的樂友可能不多 --- 2013 年上圖那套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復刻黑膠發行,我聽完後大受感動兼徹底臣服,於是多買一套拿去送給國內知名後製錄音師王秉皇先生,原本我只是想向他請教這套唱片為何可以錄的那麼好,聊著聊著他竟對我透露黑膠唱片製作過程及費用,接而開啓高雄音響展一連串包括大提琴家瓦列芙斯卡( Christine Walevska, 1943 -  ),鋼琴家顏華容、維也納三傑之一的史寇達( Paul Badura-Skoda, 1927 -  )及陳芝羽等人的黑膠唱片錄音,而這都得歸功於伯恩斯坦,真的。


清單中的遺珠...

 

其實伯恩斯坦未能入選的優秀錄音甚多,但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他 1966 年首次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登臺,大受激賞並隨即指揮維也納愛樂留下錄音的威爾第歌劇《法斯塔夫( Falstaff )》,這麼精彩且傳奇的錄音怎沒受日本樂評青睞呢?寫本文時我忍不住拿出這套唱片又聽了一次,仍是不解...,要知道 1964 年伯恩斯坦在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法斯塔夫》的盛名連維也納都聽得見,於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邀請伯恩斯坦 1966 年到此登臺,導演威斯康堤( Luchino Visconti, 1906 - 1976 )及扮唱法斯塔夫一角的費雪狄斯考( Dietrichi Fischer-Dieskau, 1925 - 2012 )也依伯恩斯坦的意思早早選定,3 月 4 日首演的那晚觀眾掌聲持續 30 分鐘,伯恩斯坦更出場謝幕達 48 次,隨後 CBS 和 DECCA 兩大唱片公司完成交易,讓伯恩斯坦和維也納愛樂相互為對方錄音,才有這套唱片的留下,真的很棒很棒啊!



下圖這張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 1986 年錄製的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亦是喜歡伯佬樂迷不可遺漏的珍釀...,雖說八零年代伯恩斯坦和歐陸的維也納愛樂、大會堂管弦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以色列愛樂及法國國家管弦樂團等天團留有大量錄音,但我真以為他晚年指揮紐約愛樂的錄音最能展現其樂念與狂想,隨手翻了一下,同樣錄製於 1986 年,拉脫維亞指揮家楊頌斯( Mariss Jansons, 1945 -  )指揮奧斯陸愛樂為 Chandos 唱片錄的《悲愴》三星帶花名演,其第四樂章長度為 9 分 40 秒,而伯恩斯坦與紐約愛樂的同年同曲錄音,終樂章竟花了 17 分 9 秒才奏畢,這種緩緩而言之有物而氣不絕的功夫,大概只有思緒已如化境的伯恩斯坦才能展現...,當然也只有昔日親兵紐約愛樂願意跟隨吧!



美國作曲家巴伯( Samuel Barber, 1910 - 1981 ) 1938 年創作的《弦樂慢板》,由於內藏無比張力,除了常出現在電影中,更在許多名人葬禮裡被引用...;伯恩斯坦曾錄過兩次《弦樂慢板》,一次指揮紐約愛樂( 1971, CBS / SONY ),另一次則指揮洛杉磯愛樂管弦樂團( 1982, DG ),我要特別推薦他第二次的錄音給大家聽,那種深不見底,一層又一層的情愁,真只在這個版本才能聽見,我每次聽這張唱片前都得先靜默且三思,但還是忍不住將之聽完,《弦樂慢板》中有伯恩斯坦自剖式的告白,請務必聽過才好。



篇幅之故,我還是得特別點名伯恩斯坦 1981 年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錄製的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依索笛》( PHILIPS )、改編成弦樂團版本的貝多芬第 14 號弦樂四重奏( 維也納愛樂, 1978 / DG ),以及伯恩斯坦的天鵝之歌 --- 英國作曲家布瑞頓選自《彼得•格林》中的四首海之間奏曲( 波士頓交響樂團, 1990 / DG ),這些錄音真的時時顯現伯恩斯坦音樂中獨有的人味,而非大師味喔!



More 那個名單中的〝疑珠〞...

 

雖說日本《不滅の名盤 1000》中伯恩斯坦的入選清單頗為開放客觀,但唯獨下圖那張馬勒《少年魔號》令我不解,本片是 1968 年 4 月 24 日維也納音樂會的實況錄音,由曾訪臺的露德維希( Christa Ludwig, 1928 -  )及貝瑞( Walter Berry, 1929 - 2000 )演唱,而咱全能大師化身為「鋼琴家」伯恩斯坦擔任伴奏,這有什麼令人不解的呢?



大家都知道伯恩斯坦彈的一手好琴,1966 年他首度造訪維也納時還順道彈琴兼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了莫札特第 15 號鋼琴協奏曲( 之前看鋼琴家阿格麗希( Martha Argerich, 1941 -  )傳記《童子與魔法》,書中提及阿格麗希曾取消一場與伯恩斯坦及紐約愛樂的音樂會,此舉讓她蒙受極大的經濟損失,從此阿格麗希拒絕演出前先行簽約...,最近我無意間查到這場演出資料 --- 1968 年 1 月 4、5 及 8 日,原本阿格麗希要演奏普羅可菲夫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後她以未完全理解本曲為由取消演出,於是主辦方只好將曲目改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由原訂指揮家伯恩斯坦同時擔任鋼琴獨奏,因此大師琴藝水準可見...),而唱片中的伯恩斯坦除了指揮兼獨奏貝多芬、莫札特、蕭士塔高維契、拉威爾的鋼琴協奏曲及蓋希文《藍色狂想曲》外,他還曾以鋼琴家身份參與室內樂錄音,當然也多次為歌手伴奏。

 

由這張《少年魔號》結尾觀眾熱烈掌聲來看,音樂會結束時伯恩斯坦肯定再一次擄獲維也納樂迷們的心,兩位歌唱家的表現十分稱職,但或許大師太忙或疏於練習,伯恩斯坦的琴音卻相對隱晦不清,本片能入選《不滅の名盤 900》,應是日本樂評崇拜大於理解的決定吧!



More 伯恩斯坦與卡拉揚

 

坦白說,我好像不曾刻意比較伯恩斯坦與卡拉揚這兩位指揮家的錄音,畢竟兩人核心曲目不同,既便有相同曲目的錄音合作樂團也大多不同,因此單純快樂聽比較實在...。他們倆人最美麗的交集發生在 1979 年,那年 10 月 4 日及 5 日伯恩斯坦受國際特赦組織之邀赴柏林,在其年會上指揮柏林愛樂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在這之前伯恩斯坦從未指揮過這支卡拉揚調教多年的歐陸勁旅,而卡拉揚則從未公開指揮過馬勒這首第九號交響曲...。

 

好啦,不聊八卦,伯恩斯坦這場指揮柏林愛樂的音樂會實況被 DG 留下完整紀錄( 見上圖,但這個 1979 年的錄音多年後才以 CD 格式發行,迄今仍未有黑膠發售,原因不明 ),弔詭的是就在一個多月後的 11 月 22 日,卡拉揚竟也指揮柏林愛樂錄製這首交響曲,更在 1982 年 4 月公開演出本曲,甚至同年 9 月第二次錄製馬勒這首最後的交響曲...,我猜如果沒有伯恩斯坦強行催化,卡拉揚可能終生都不會演出及錄製這個作品,唉,這段交集共留給樂迷兩位大師合計三個柏林愛樂的馬勒第九號交響曲錄音, 張張精彩,真是美麗!

 

對了,有一件事比較少人討論 --- 長期以來樂迷及樂評總愛拿伯恩斯坦的錄音和卡拉揚相比較( 比完的結果通常是兩位大師的唱片都得買...),但好像很少人會拿伯恩斯坦的唱片來和匈牙利指揮蕭堤( Georg Solti, 1912 - 1997 )比較,其實伯恩斯坦和蕭堤兩人年紀更接近,亦皆在美國樂壇各擅其場( 紐約愛樂 vs. 芝加哥交響樂團 ),也同為馬勒權威,競爭機會理應更大,更具話題性,怎不見人特別提起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 --- 其實早在伯恩斯坦接掌紐約愛樂前的 1957 年 3 月,蕭堤便曾受邀客席指揮紐約愛樂的定期音樂會( 光那個月他們便合作了七場演出 ),而在伯恩斯坦紐約愛樂音樂總監任期內的 1962 年 1 月,蕭堤再度受邀指揮了兩套曲目合計八場的定期音樂會( 他下次客席該團是 1976 年的事了 ),蕭堤的北美情緣其實相當早,他 1959 年首度客席洛杉磯愛樂,並計劃在 1961 年秋天出任該團音樂總監,但因印度青年指揮家梅塔莫名介入...還沒有上任便憤而去職( 詳情請見南方《梅塔的生命樂章》一文),直到 1969 年擔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之職,蕭堤才算在美國站穩腳步,但此時伯恩斯坦卻已由紐約愛樂卸職,因此他倆並沒有什麼特殊瑜亮情節才是...;其次,蕭堤終身對 DECCA 唱片忠誠,而伯恩斯坦除了 1966 年首度指揮維也納愛樂的兩張唱片是 DECCA 發行外,CBS / SONY 及 DG 包辦了他絕大多數錄音,特別是七零年代起的 DG 時期,DG 唱片目錄上總是將卡拉揚及伯恩斯坦的指揮帥照放在最開頭的顯眼位置,有時刻意放些巨星間彼此競與合的傳聞對唱片銷售是有幫助的,不是嗎?



結語 --- 如果可以要求更多...

 

是的,雖然大師已留下無數錄音,但如果可以要求更多,我會希望「唱片中的伯恩斯坦」多為樂迷錄下什麼作品呢?嗯,這算是許願時間吧,伯恩斯坦在 1981 年及 1982 年間曾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布拉姆斯四首交響曲( 包含《悲劇》序曲、《大學慶典》序曲及《海頓主題變奏曲》),如果可能,我希望能擁有這對組合演奏布拉姆斯第一次與第二號小夜曲的黑膠唱片( 唱片封面要有 DG 大大的黃標 ),如果還可以再許願,我希望八零年代習慣自我耽溺的伯恩斯坦能指揮紐約愛樂錄製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交響曲( 樂團我有指定喔 ),天知道一生浪漫縱情的大師竟未曾留下任一首拉赫曼尼諾夫的交響曲錄音,這真是樂迷的損失啊!


More 閱讀延伸

 

●  《一個美國人在維也納》--- 南方網站, Muzik

●  《我生命的樂章 --- 梅塔訪談錄》 --- 南方網站

《蕭堤回憶錄》 --- 南方網站

《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神 --- 阿格麗希》 --- 南方網站


本文完成於2018 年 8 月 15 日,發表於《MUZIK》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