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天我們全都會坐在拜魯特聽著華格納的歌劇,然後懷疑自己怎麼可以忍受待在其它地方。」

這是還沒和華格納翻臉前的尼采說的


那個不算前言的前言(一)

 

「所有的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它動物更平等( 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以上這段充滿哲理與階級意志的話出自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名著《動物農莊》...,看來所謂的平等也是有層次之分的,那樂迷呢?喜歡或愛戴某位特定作曲家的樂迷們,在我看來,也是有平等和更平等的差別,真的。

 

舉例好了,如果我告訴別人我是貝多芬迷、是巴哈迷、是蕭邦迷,或是柴可夫斯基的鐵粉,頂多有人看我一眼,或避開我充滿理想的眼神逕自離去,好像不會有人會對我的喜好提出憐憫或質疑...,但如果我說我是馬勒迷,嗯,應該多少有人會找我抬槓( 你有那些馬勒的唱片?你聽過那些馬勒的音樂會?)...,相信我,如果我說自已是華格納迷,那麼要戰想捻捻我份量或痴迷程度的華格納迷...肯定會比其它不知道什麼迷的多出不少。來吧,我只是自已喜歡,稱不上什麼 華格納鐵粉,有錯誤歡迎指正, 我都說自己妄自菲薄了,請諸位華格納大神們別打散我對聽音樂這檔事的熱情才好...。


那個不算前言的前言(二)

 

來吧,咱依例不作弊,在不看書不查網路資料的前提下,看看南方對華格納聖殿 --- 拜魯特音樂節有多少印象...:

 

◆ 第一屆是 1876 年舉辦的,一開始沒有每年都辦,後來自 **** 年起每年七月底到八月底年年舉辦( ****  代表忘記了 )。

◆ 二戰期間,基於對華格納的景仰,無論戰事如何吃緊,希特勒始終堅持拜魯特音樂節得持續舉行,但音樂節濃濃的...希特勒風終於在戰後被禁,直到 1951 年經多方奔走後才復辦,然後一直到今日。

◆ 為了自己的音樂節,華格納選擇拜魯特這座小城蓋節慶劇院,原本只是臨時用途的劇院竟一直使用迄今( 如果華格納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據說這座木造劇院的聲學是為華格納的歌劇而設計( 特別是樂池深入舞台下方 ),我看過一位女歌手的訪談( 嗚,忘了是那位 ),她說當年她向老師學習《帕西法爾》中的昆德麗( Kundry )一角時,老師眼中不時湛放出光茫,說《帕西法爾》一劇是華格納為節慶劇院寫的,依她的經驗只有在那兒演出的《帕西法爾》才真正能達到華格納想要的效果...,後來這位歌手充份掌握昆德麗這個角色,也在諸多劇院成功唱過,有天她終於受邀到拜魯特獻藝,她說當她踏上節慶劇院的舞臺,才一開口便想起老師當年說《帕西法爾》一劇是華格納為節慶劇院寫的那段話...,在這兒,獨特的聲學效果真可讓歌手自在歌唱,不用辛苦擠出音量來和管弦樂團抗衡。

◆ 時至今日,這座只在炎炎夏日啓用的劇院沒有冷氣,沒有冷氣,沒有冷氣(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

◆ 長年下來,拜魯特音樂節一律只上演華格納的歌劇作品( 包括《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羅恩格林》、《崔斯坦與依索笛》、《紐倫堡的名歌手》、《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以及《帕西法爾》,合計十齣歌劇 ),唯一例外的非華格納作品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但這首交響曲並非年年上演,好啦,我忍不住偷偷作弊了一下...,1951 年復辦迄今,只在 1951 年、1953 年、1954 年、1963 年及 2001 年的音樂節上有演出本曲。

◆ 我看過的書籍曾提及這兒的樂團 --- 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其成員多來自歐陸各大樂團( 特別是德奧 ),為了理想,這些音樂家放棄了應有的假期...,但我也看過有人抱怨,說有陣子音樂節為了省錢,他們大量招募東歐的音樂家,造成演出水準低落,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好像還有許多記憶,由於過於零散,咱就此先打住...。我最近買到拜魯特音樂節現任音樂總監德國指揮家提勒曼( Christian Thielemann, 1959 -  )的傳記《我的華格納人生》( Christine Lemke-Matwey, 2016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 ),其中有許多我從末知曉的資訊,特其將分類節錄於後,好玩喔!



就先從節慶劇院講起...

 

話說華格納為自己的歌劇音樂節蓋了一座節慶劇院,依手邊秘笈《音樂廳與歌劇院 --- 音樂、聲學與建築》( 柏仁內克( Leo Beranek, 1914 - 2016  ), 科技圖書, 2007 )一書所述,這座劇院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劇院,由華格納本人設計,以大量木頭建構而成,下圖是其立面圖,左側是觀眾席,共可容納 1,800 名樓眾( 分三層樓,一樓 1,483 席,二樓 132 席,三樓 176 席 ),右側是舞台區,而供樂團演奏的樂池則下潛至舞台下方...( 華格納為何要這麼設計?其對聲學的影響又如何?提勒曼的傳記提供我們極珍貴的資料,咱在後文呈上..)。對了,節慶劇院的中頻殘響為略長的 1.55 秒,非常適合演出華格納的劇樂。



由於拜魯特節慶劇院的建築本身傳奇太過,因此被華格納迷視為華格納的『聖殿』,其外觀經常被用在唱片上,下圖是華格納的《歌劇合唱作品集》( 由德國知名合唱指揮皮茨( Wilhelm Pitz, 1897 - 1973 )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及合唱團,演出包括《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羅恩格林》等劇中的合唱音樂, LP:DGG 136 006 ),其將節慶劇院放在唱片封底,整體設計非常討人喜愛。



關於指揮家提勒曼...

 

來,我們先談一下傳記主角德國指揮家提勒曼...,提勒曼成名算早,樂迷們給他取的外號有〝德國希望〞、〝奶油小生〞,以及〝指揮界的呂良偉〞等 ,九零年代初他便曾獲邀到美國舊金山歌劇院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  揮,後來他成為紐倫堡的樂長( 音樂總監 ),1997 年 38 歲的提勒曼首度擁有自己的劇院 --- 那年他成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 Deutsche Oper Berlin )的音樂總監, 他在此待到 2004 年,同年受命接任慕尼黑愛樂音樂總監( 接替在這兒水土不服的美國指揮家李汶 ),此任期 2011 年結束,但早在 2009 年他就接受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的邀約,將於 2012 年樂季擔任該團首席指揮( 提勒曼顯然受到德勒斯登樂迷們的愛載,其任期原本將在 2019 年結束,2017 年樂團主動將其任期延長至 2023 年樂季為止 )...,除此之外,2000 年起提勒曼開始頻繁到拜魯特音樂節指揮華格納的歌劇作品( 更在 2015 年成為音樂節的音樂總監 ),2013 年起更率領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接替柏林愛樂在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的演出任務,2019 年提勒曼首度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登台,將自己的聲望推到頂點...。

 

2012 年 10 月甫上任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首席指揮的提勒曼曾率該團訪台( 上半場是理所當然精彩到不行的華格納,下半場則是平順卻缺乏中心思想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 ),而唱片中的提勒曼錄音亦不少,其在貝多芬、布拉姆斯、R. 史特勞斯、舒曼、華格納等人作品頗受樂評歡迎喔!



上圖是提勒曼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的 R. 史特勞斯交響詩《阿爾卑斯交響曲》,這套 2000 年的錄音最近終於以黑膠的格式發行( 上圖便是 LP 的封面 ),可惜 2001 年發行 CD 發行還多收錄了《玫瑰騎士》組曲,我超愛這個作品的說...( 上圖提勒曼真的有像港星呂良偉吧!)。


在書中提勒曼是這麼介紹自己的 ---

我家中有大量唱片、有收音機,從小父母就帶去聽音樂會,他倆鋼琴都彈的很好( 可惜 26 時父親去逝,逝世那天提勒曼正在杜塞朵夫指揮史麥塔納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娘》);提勒曼的音樂才華開發甚早( 學鋼琴、小提琴及中提琴 ),對了,其父母有柏林愛樂的季票,因此五歲的他便已在音樂廳中...出沒( 提勒曼是 1959 年出生的,從那時起一直到他三十歲,柏林愛樂的首席指揮始終是同一人 --- 指揮家卡拉揚 ),也或許如此,提勒曼早早立志成為和卡拉揚一樣的指揮家。

 

提勒曼的青春期被華格勒愛好者們所包圍( 對象包括他高中的音樂老師等 ),也因此他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並不佳,但還是有同為歌劇迷的同學願和他一同進歌劇院欣賞歌劇( 天啊,我的高中生活都在...),1980 年 21 歲的提勒曼得到柏林華格納協會的獎學金第一次造訪華格納聖殿 --- 拜魯特音樂節,那年他聽到指揮家史坦( Horst Stein, 1928 - 2008 )指揮的《帕西法爾》( 史坦曾在 1990 年率領邦貝格交響樂團訪臺,那時我還在服役,很遺憾錯過那次的演出...),但早在 18 歲時提勒曼便報名參加柏林音樂院音樂會鋼琴師的測驗,19 歲( 1978 年 )得到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伴奏合約( 誰知道 19 年後他會成為這兒的音樂總監?),1980 年( 21 歲 )提勒曼更成為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卡拉揚的助理指揮( 演出《帕西法爾》),隔年他終於如願走入拜魯特,擔任指揮家巴倫波英的助理指揮(《崔斯坦與依索笛》)...( 對了,書中說 1985 年在柏林藝術學院舉辦卡拉揚指揮大賽,評審包括卡拉揚本人及東德指揮家馬索( Kurt Masur, 1927 - 2015 )等人,儘管那次大賽提勒曼搞砸了,他甚至沒能將作品指揮完,但其演出仍得到卡大師關注的眼神...)。


那個與拜魯特的牽連...

 

地利之便,曾任紐倫堡音樂總監的提勒曼其實一心向著他心中的聖殿拜魯特,特別是當他在華格納作品詮釋上已得到相當的聲望,拜魯特那邊始終沒有邀約的訊息( 紐倫堡和拜魯特很近,提勒曼甚至不能確定拜魯特的領導人奧夫崗•華格納( Wolfgang Wagner, 1919 - 2010 )及他的妻子有沒有聽過自己的演出...),那怕是 1997 年提勒曼被任命為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拜魯特那兒似乎對提勒曼的一切視若無睹( 那年音樂節由巴倫波英、美國指揮家李汶及義大利指揮家西諾波里( Giuseppe Sinopoli, 1946 - 2001 )三人包場...),直到 1999 年提勒曼才接到電話,華格納的孫子奧夫崗•華格納終於打來了,然後屬於提勒曼時代的拜魯特悄然來臨。


More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

 

是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1999 年提勒曼確實收到拜魯特的邀約,邀請他於隔年( 2000 年 )到拜魯特音樂節...頂替指揮事業如日中天脫不了身的巴倫波英指揮《紐倫堡的名歌手》( 六場 ),接著 2001 年除了繼續六場《紐倫堡的名歌手》外,一切都準備好的提勒曼還順便頂下原訂由艾森巴哈指揮的《帕西法爾》( 五場 )及一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的特別演出...,提勒曼真正...不是以頂替身份在此登台,是由 2003 年的《唐懷瑟》開始( 五場 ),從此他在此大放異彩,2015 年提勒曼被任命為拜魯特音樂節的音樂總監,成為這座華格納樂迷心中眼裡的聖殿之掌門人,於是權威底定。


那個華格納樂團...【這題很重要, 會考!】

 

「要指揮華格納的作品,必須精確地從暸解華格納樂團開始...。」提勒曼如此說。

 

在節慶劇院內演出的樂團全名為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提勒曼將之稱為華格納樂團以示親近...,在他看來這支在節慶劇院內演奏的華格納樂團很是特別,其編制愈大音色便愈細膩輕柔,編制愈小聲音反而愈響亮...,例如華格納早期創作的《漂泊的荷蘭人》用到四支法國號及兩支小號,其聲量震耳欲聾,但晚期作品《諸神的黃昏》用到八支法國號及一大堆管樂器,音色卻輕柔不會太響...。為什麼會這樣反其道而行呢?提勒曼的看法是 --- 隨著華格納作品的進化,為了達到他想要的效果,華格納不斷使用更多、更豐富、更獨特的樂器,於是樂團的規模愈來愈大,然而需要所有樂師同時演奏的部份卻愈來愈少,於是反而愈像室內樂的效果。

 

「在拜魯特,自從 1876 年開始,弦樂五部始終維持 16、16、12、12 及 8 的編制( 分別為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中提琴及低音提琴等 )。」還有,為了配合節慶音樂廳獨特的樂池設計,第一小提琴的樂師是坐在樂池的右側,第二小提琴則坐在左側( 和世界任何地方都相反 ),嗯,這點很特別吧!



不想麻煩看倌您還得辛苦往上回頭看,我再截取一張拜魯特 節慶大廳的剖面圖給大家瞧瞧...,看到沒,樂池真的直入舞臺下方,來,我找到一張更大的樂池圖片,請看 ----



由於拜魯特節慶大廳的樂池是直接深入於舞臺下方,因此如果第一小提琴和一般劇院相同坐在樂池的左方,那麼小提琴家將樂器架在脖子上演奏時,發出音量的 F 孔將指向樂池上方的蓋子,聲音根本出不來,會使高音音域失去音色,因此華格納將第一小提琴及第二小提琴的位置對調,並將第二小提琴的樂師增加到和第一小提琴同樣的 16 位,這樣才達到華格納想要的音色。


那個〝神秘的深淵〞...

 

拜魯特節慶大廳舞臺下方的樂池被暱稱為〝神秘深淵〞,提勒曼說他每次走進劇院一定先走進樂池,去聞聞它的味道,呼吸一下那裡的空氣,那兒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卻有無數美好( 或不美好 )時刻的辛勞及煩惱,以及對傳統的驕傲...,多年下來,〝神秘深淵〞合計已演奏近萬小時的華格納( 此數目只包括演出,不含排練 ),所有的音樂都已安住在樂池的孔隙、纖維及木頭裂縫中...。


那支看不見的樂團...

 

當指揮走進神秘深淵,當然,他得指揮一支大樂團( 別忘了,光弦樂五部的樂師便有 16、16、12、12 及 8 的編制...),為了滿足華格納〝前衛〞的劇場美學,樂團的位置...深度下潛至拜魯特節慶大廳舞臺下方,華格納為何要這般設計呢?

 

原來依華格納前衛的劇場美學,他不希望觀眾在演出時看見樂團的樂師,也不希望觀眾看見指揮的背影( 他擔心觀眾會因此分心,他希望大家的目光全心全意盯在舞臺上 ),於是樂團只好潛入舞臺下方,而唯一看得到,也一定得看見舞臺的指揮家其身影也被整座聲學反板給檔住,是的,華格納想要的是一支看不見的樂團,在這兒一切都只為了音樂而存在,更嚴謹的說法是...一切都只為了華格納的音樂而存在。

 

按音樂節總監提勒曼的說法 --- 節慶劇院的樂池呈階梯狀向下發展,從指揮台往下分六層,最上層是小提琴,接著是其它弦樂器,然後再下層是豎琴及木管樂器,緊接著下方是小號及法國號,最下方則是長號及低音號的位置,嗯,我還是第一次知道這些事。

 

儘管節慶劇院的聲學極佳,特殊樂池設計所產生的樂團音響也確實為演出增色,但華格納為何知道將樂池下潛至舞臺下方可以有這種效果( 何況此一設計迄今似乎沒有其它案例 )?為此,提勒曼坦言,這全是華格納的主意,而其間確實有許多想像的成份,華格納也為此冒險,當劇院都快蓋好了,為了擴大樂池,只好把前兩排觀眾席移除...,而當華格納發現劇院已沒有更大空間可供樂團使用,放心,他還有一招殺手鐧 --- 修改樂譜的部份配器( 其中包含《指環》總譜 ),於是一切便更趨近完美,也難怪只有這兒演出的華格納最華格納...。



上圖源自維基百科關於拜魯特節慶大廳的說明,相片應是演出即將開始,穿著正式的觀眾已陸續進場,拍攝者沿著樂池上蓋板旳...,這張相片其實告訴吾人幾件事:A, 樂池上方蓋板面積真的不小,無論坐那個位置,觀眾真的看不到樂團,連指揮也看不到...;B, 由於觀眾看不到樂團的演奏家,而樂池又是節慶大廳最悶熱的地方,於是演出時樂師們是可以不用穿正式演出服的...,之前我有聽過這種說法,但此圖證實了這點。


來自大師的...傳承

 

坦白說,我不知道卡拉揚生前對提勒曼有多少提攜之功( 我好像從沒在卡拉揚相關書籍中看過提勒曼的名字出現在上面過 ),但我知道下面那張相片非常重要 ---



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是卡拉揚於 1967 年創辦的,依卡大師個人規劃,這個音樂節他只指揮柏林愛樂( 每年暑假舉行的薩爾玆堡音樂節大師則將自己保留給維也納愛樂 ),卡拉揚 1989 年去逝後,柏林愛樂仍維持與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的合作關係,後因音樂節相關人士人謀不臧造成財務赤字,2011 年時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的英國指揮家拉圖宣布將於 2012 年音樂節後與樂團撤出該音樂節,於是 2013 年起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便由提勒曼領軍的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當家...,上圖拍攝於 1982 年,我記得 2013 年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官網上有放出這張相片,意思是 --- 雖然柏林愛樂離開了,但沒關係,我們還有提曼勒,他可是延續卡拉揚的正統...。

 

提勒曼在書中有提及,卡拉揚當年給提勒曼的建議是 --- 離開學校後就應開始進入艱苦的實踐,然後依序往上爬,先是歌劇陪練,陪練歌劇助理指揮,再是擔任大指揮家的助理指揮,樂團指揮,樂團首席指揮,然後去接中型劇院的音樂總監,有機會也可去擔任客席指揮,並灌錄唱片,重點是...以上儘可能在 40 歲以前達標,否則不僅取得頂級劇院的合約無望,要掌握重要作品演出的機會也很難,市場對你的前景亦不感興趣...。

 

嗯,大師的話提勒曼有在聽...,他利用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助理陪練三年的任期參與了七十齣歌劇製作,36 歲接掌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接著 41 歲站上拜魯特的指揮台,45 歲成為慕尼黑愛樂的音樂總監,50 歲被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預約擔任首席指揮,真的有聽喔!


更多的華格納 & 更多的拜魯特

 

好吧,我承認提勒曼指揮的華格納及 R. 史特勞斯真的好棒棒,有陣子唱片行常可看到他指揮維也納愛樂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金集的藍光片,這些年提曼勒錄音曲目不斷增加,但我還是對他口中的拜魯特音樂節之種種比較有興趣( 他對拜魯特瞭解之深絕非坊間幾篇遊記可以比擬的 ),因此後文我將焦點聚焦在提勒曼書中提及拜魯特音樂節的部份,這樣子比較快寫完,哈。


關於『強盜畫廊』...

 

『強盜畫廊』,我是在這本書中第一次聽到此一名稱,強盜畫廊的地點在拜魯特節慶大廳內連接劇院舞臺到餐廳區的一條 20 公尺長的半地下走廊,走廊兩側掛著歷年來曾在此工作過的指揮家肖像,從 1876 年開始迄今...,特別的是其中沒有任何歌手及導演的肖像,但指揮家 之肖像卻無一遺漏( 此規矩是沃夫崗•華格納於上世紀七零年代拜魯特百周年時所制定的 ),於是強盜畫廊掛滿了無數表情嚴肅的男子相片( 牆上連一個女性面孔也沒有...)。

 

提勒曼在書中有提到某幾位指揮家的逸事,例如那個誰誰誰當年指揮《指環》時要求多達 46 次排練( 此要求最後居然被同意...)的八卦,對這點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翻閱此書...。


雙重斷層...【這個話題有點嚴肅】

 

是的,1951 年拜魯特音樂節終於重啓,但此時拜魯特遇到一個問題,一個〝雙重斷層〞的問題...。按照現任音樂節音樂總監提勒曼的說法 --- 華格納去逝於 1883 年,而到了二戰後的二十世紀中葉,能稱得上傳承自華格納本人意志的音樂傳統已終止,不僅前兩代的拜魯特指揮家紛紛老死,連所有見過華格納本人,甚至是他的學生及學生的學生亦已由拜魯特消失,因此其歌劇演出的第一手資訊也隨之湮滅,此雙重斷層一度讓的拜魯特音樂節之特殊氛圍、精神、火花淡去,幸好德國指揮家庫納佩布許( Hans Knappertsbusch, 1888 - 1965 )適時挺身而出( 庫納佩布許曾擔任過漢斯•李希特( Hans Richter, 1843 - 1916 ) 及華格納的兒子..齊格菲•華格納( Suegfried Wagner, 1869 - 1930 )兩位華格納權威指揮家的助理...),是他讓戰後的音樂節在華格納精神及意識上得以延續;對了,庫納佩布許指揮時手勢非常簡約,不帶任何虛榮,可說是大指揮家的典型與原型。




1951 年起到 1964 年間( 除了 1953 年缺席 ),庫納佩布許共在拜魯特指揮多達 95 場歌劇演出,其中光《帕西法爾》一劇便指揮了 55 場,戰後拜魯特榮光再現他肯定是最重要的存在...;庫納佩布許的錄音不少,除了華格納作品外,他指揮的貝多芬、布拉姆斯、布魯克納等人的唱片迄今仍受樂迷們的喜愛,下次看到他的唱片請務必買來聽聽,算是上一代德奧大指揮家的典型與原型呢!


那個最大的八卦 --- 卡拉揚

 

好啦,我知道指揮家卡拉揚曾於 1951 年及 1952 年受邀至拜魯特音樂節指揮過( 我還知道第一年他在那兒指揮了一套《指環》,外加六場《紐倫堡的名歌手》,隔年則指揮五場《崔斯坦與依索笛》,合計 15 場的演出記錄 ),之前讀過的書有寫到,由於拜魯特演出限制頗多,卡大師在指揮過兩屆後便不再到那兒指揮( 然後才有 1967 年卡拉揚在自己和莫札特的共同故鄉薩爾玆堡成立能滿足其所有期待的薩爾玆堡復活節音樂節的故事...)。

 

我手邊有卡拉揚 1951 年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紐倫堡的名歌手》的黑膠唱片,印象中那是一套清新明確的名演( EMI ),我一直深信卡拉揚在拜魯特音樂節的演出得到無保留的成功,但這本傳記提勒曼實在有拆自己師父的台之嫌疑,真的,書中是這麼說的:「卡拉揚在拜魯特一開始就固執己見毫不妥協,讓拜魯特不情願地滿足他對私人廁所的要求...;1952 年卡拉揚在排練《崔斯坦與依索笛》時改變了樂團在樂池的排列位置( 改成弦樂在右側,管樂在左側 ),他與拜魯特的合作就此結束...,以拜魯特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卡拉揚是第一位在拜魯特遭受失敗的指揮家。」( 當然,這是奧夫崗•華格納告訴提勒曼的 )

 

身為卡迷如我有必要在此為卡大師平反一下...,前述《音樂廳與歌劇院》的作者柏仁內克在書中提及拜魯特節慶大廳的文章中有段話如下 --- 有些指揮家認為節慶劇院的樂池上方不用覆蓋反射板,名指揮家卡拉揚曾對我說,他有做過有覆蓋或無覆蓋的嘗試,當覆蓋拿掉後,深入舞台下方的樂團其合奏的並不理想,所以他有蓋回反射板...,看來卡大師只是比較注重個人衛生兼堅持自己習慣的樂團擺位,唱片中聽起來並不差,那有失敗那麼嚴重...。




1966 年到 1970 年間卡拉揚曾指揮柏林愛樂為 DG 錄了一套《指環》( 請見上圖  ),雖然卡大師只在 1951 年及 1952 年於拜魯特登台,但卡拉揚於 1956 年到 1962 年樂季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總監任內曾多次指揮全本《指環》,他的華格納詮釋除了氣勢之外,還帶有室內樂般的清澈色彩,好啦,我是死忠卡迷,當然喜歡這一味。


那個遺株...

 

並不是每一位大指揮家都有機會受邀到拜魯特音樂節指揮的...,有些是太忙、有的是和華格納及其族人有心結、有的則是自己不願到此指揮,來,我沒有要暗示誰,但那位曾經給華格納無保留的支持,以推廣華格納歌劇作品為職志的德國大指揮家畢羅( Hans von Bülow, 1830 - 1894 ),由於他的妻子最後竟為華格納生了孩子,他自然不會到拜魯特登台...,而偉大的作曲家兼指揮家馬勒一直很忙,他也沒到過拜魯特登台( 其實包括馬勒追隨者指揮家華爾特及克倫貝勒也沒在此指揮過 );此外,指揮家小克萊巴曾在 1974 年、1975 年及 1976 年在拜魯特指揮了 15 場《崔斯坦與依索笛》,但他的指揮家老爸老克萊巴則從未到此指揮...,對了,包括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義大利指揮家阿巴多及慕狄都沒來過( 但早逝的義大利指揮家西諾波里則在此指揮了多達 93 場演出( 其中《帕西法爾》30 場、《漂泊的荷蘭人》及《唐懷瑟》各 25 場 )),知名的拉脫維亞指揮家楊頌斯也沒有喔!

 

身為老牌音樂節,新意的維持是必要的...,現年 66 歲,來自俄國的指揮大帝葛濟夫( Valery Gergiev, 1953 -  )將於今年( 2019 年 )首度到拜魯特演出,他將在此指揮六場《唐懷瑟》 ;嗯,既然新意是必要的,我想那天委瑞內拉指揮家杜達美在此登台我也不會覺得驚訝,真的...。


那段最精彩的話...

 

我一直在想,提勒曼在書中最精彩的一段話...我應該放在文前或文末?算了,隨便放吧!

 

「我經常覺得節慶劇院是一個有生命的地方,它在呼吸、聆聽,在看著你。當你踏進劇院時需要非常清醒,同時要能夠為它放棄自我,...,如果你這樣做,劇院便會對你保持忠誠,但它不會原諒任何疏離與冷漠,而它的報復就是在演出時氣氛及音響上都不配合...。這座劇院就像一件昂貴的樂器,或像一個苛刻的情人,它需要被認真對待,每一次,你都得向它重新求愛。」

 

好啦,說的真好,但真需要我每天重新求愛的是..南方店內的所有音響器材,希望他們儘量配合,時時好聲,哈。


這真是一個人人平等的好地方...

 

儘管看過一些談論拜魯特的書籍,但我從沒看過像提勒曼這般〝劇透〞那麼多的...,依音樂節現任音樂總監提勒曼的說法,關於演出的報酬部份,音樂節本身可是一個人人平等的地方,包括 --- 指揮《漂泊的荷蘭人》的指揮家賺的和指揮《諸神的黃昏》的一樣多,或者說賺的一樣少( 註:這兩齣歌劇的演出長度可是差很多 ),還有,無論是明星級大牌歌手或甫出道的優秀新人,扮唱羅恩格林一角都領相同的出場費...,而同一製作,導演的薪水會隨著每年重複演出減少一半( 也就是首演那年 100.0%,隔年剩 50.0%,再下一年為 25.0%...),提勒曼為此補充道:「拜魯特音樂節可說是一個人人平等的地方,因為直到今日這兒都只存在一位明星,而他已在 1883 年便逝世。」( 註:此指華格納本人 )


這兒的指揮家都不聽音樂...

 

是的,在拜魯特登台的指揮家指揮時是不聽音樂的,或者應說...在拜魯特登台的指揮家指揮時是可以音樂的,這句話不是提勒曼,而是指揮家巴倫波英說的,真的。

 

指揮家在指揮歌劇時不可以聽音樂,那要他站在台上幹嘛...,解剖空氣嗎?提勒曼的說法是這樣的 --- 由於節慶劇院的聲學設計頗特別( 樂池下潛至舞臺下方 ),如果他在指揮台上感覺合唱團和樂團配合的相當好,那麼肯定不行,因為觀眾在觀眾席聽到的肯定不是這回事...。還有,已失去神威的女武神布倫希德在《諸神的黃昏》結尾前的最後一曲,由於樂團的音量總是壓過布倫希德,提勒曼根本聽不到她的聲音,他只能看著布倫希德的口型指揮...,於是任一位想在拜魯特取得真正成功的指揮家,真得不斷學習,累積經驗才行( 在這兒指揮時經常得違反一些基本準則,在排練時需要助理指揮在一旁告訴指揮,這兒太慢、那兒太響,需要合唱指揮決定合唱團進場的時間,因為指揮聽到的和觀眾席聽到的差很大...)。

 

在拜魯特登台的指揮家指揮時是不可以聽音樂的,沒騙人吧!


那個空調呢?

 

是的,不管有沒有造訪過拜魯特節慶劇院,相信大多華格納迷都知道 --- 拜魯特節慶劇院自從 1876 年啓用到現在,迄今...仍無空調,是的,音樂節是每年七月下旬一直辦到八月底,正好是最熱的酷暑,真的無任何空調( 1990 年起觀眾席有安裝非常〝溫和〞的管道冷卻系統來降低,所謂溫和...應是冷卻效果相當有限的意思吧!)。

 

依音樂節官網資料顯示( 2019 年 ),演出是由每天下午四點開始的,雖然躲過正中午酷陽,但木造的節慶劇院內坐滿了觀眾,加上樂團、歌手、合唱團及各式工作人員, 還有必要的照明燈光,裡頭肯定相當悶且熱...( 我在別的書有看到說...每幕結束時,工作人員會從劇院上方噴下細細水氣降溫,一小時後才再度開放觀眾進場 ),提勒曼補充道,劇院內最悶熱的地方應是座落在舞臺下方的樂池,樂團團員們都以贖罪的態度辛勤工作...,他還加碼爆料 -- 先前指揮家貝姆遇到大熱天時,會要工作人員準備兩盆涼水,他一腳泡在一盆水上指揮,嗯,不愧是總監,知道的八卦真的比較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 --- 難道以現今科技,就無法為這座古老的劇院安裝空調嗎?...,...,此一問題咱音樂總監提勒曼的說法是:整座節慶劇院除了地基有用到磚石外,其它都一根根木頭蓋起來的( 但也因此造就美好音色 ),為何迄今無法為節慶劇院安裝空調,賞觀眾及演出人員一個痛快呢?那是因為如果裝了空調,會造成室外高溫而室內涼爽,劇院內的濕氣會被抽到外面,造成劇院內部木質建材龜裂變形,那一切就完了,於是...,所以...,大家就一起熱吧!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任性地想在這兒放這張封面 --- 義大利指揮家西諾波里指揮紐約愛樂為 DG 錄製的華格納《序曲集》( LP:DG 419 169-1, 請注意,本片有大師訪臺時的親筆簽名喔!);西諾波里 1985 年首度在拜魯特登台便受到樂團及樂迷們的喜愛,除了 1988 年缺席外,一直到他 2001 年四月突然去逝為止,他在慶典中共指揮了 30 場的《帕西法爾》,《漂泊的荷蘭人》及《崔斯坦與依索笛》各 25 場,逝世的前一年( 2000 年 ) 54 歲的西諾波里開始在此指揮《指環》,原訂他將獨享一連指揮五屆《指環》的大任,怎奈隔年音樂節的前三個月驟逝,他的死去讓音樂節緊急尋找接手的指揮家,最後由匈牙利指揮家亞當•費雪( Ádám Fischer, 1949 - )救火,接手拜魯特大戲《指環》的演出...( 對了,在這之前,費雪從未在此登台過,雖然他歌劇指揮資歷甚早,也經常在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與史卡拉歌劇院登台,但據當時八卦小報的說法,費雪雀屏中選的理由是 --- 他剛結束在某劇院指揮《指環》的工作,是那時指揮界最熟悉本劇的指揮家,於是...,所以...。接手後的費雪稱職地瓜代西諾波里未完成的四年《指環》大夢,然後還在 2006 年及 2007 年在此指揮《帕西法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之前看過一篇討論拜魯特音樂節的文章,作者說如果不是西諾波里早逝,這個音樂節音樂總監的位置還輪不輪的到提勒曼...其實很難說,我個人相當同意這個說法,不知您以為何?


More 那個理想的華格納劇院...

 

現在全世界的劇院都在上演華格納的歌劇( 話說今年十月台中國家歌劇院,一年一齣,終於演完全本《指環》),那麼扣除掉神聖到不容討論的拜魯特節慶大廳外,一座理想的、可完美演出華格納歌劇的劇院應儘可能具備那些條件呢?現任拜魯特音樂節音樂總監提勒曼的看法是這樣 ---

樂池要容納的下人數約 120 人的華格納樂團,而且樂池位置不能太高( 這點他肯定是擺脫不了節慶劇院對他的影響...)。

◆ 拉長的橢圓形劇院比鞋盒式劇院更佳。

◆ 適合的劇院,其可以讓編制龐大的華格納樂團聽起來不沈悶也不過分輕柔,聲音可以有很好的傳遞。


名言錄 ---

 

這本提勒曼傳記的名言不少,怕自己忘記,特節錄如下 ---

 

◆ 指揮家是而且永遠是〝解剖空氣的音樂家〞。 --- 享哲( Hans Werner Henze, 1926 - 2012 )

◆ 在任何一座歌劇院,華格納的作品永遠是重中之重,根本輪不到一個新手指揮...( 這更剌激提勒曼指揮華格納的欲望 )。

◆ 我從來沒考慮過自已的事業,從來都只想著華格納...。

◆ 而我是卡拉揚的學生。

提勒曼於 1998 年於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首次指揮《帕西法爾》,那年他 39 歲,他的心得是 --- 因為對此劇的鍾愛,所以以符合此劇莊嚴而緩慢的方式前進,才意識這樣到底有多難,才知道所鍾愛的音樂不是緩慢凝固就是支離破碎。

◆ 無論你在華格納的階梯上爬得多高,上面總還是有空間。

◆ 音樂表演者被定義為作品的詮釋者,這是對他們的救贖,有時也是對他們的詛咒。

◆ 華格納認為自己既是保守主義音,又是革命者...。

◆ 華格納想創造的是規模宏大而沒有國界的戲劇型式。

◆ 身為指揮家的華格納,他喜歡指揮自已能熟背的作品...。

◆ 華格納是戲劇的改革者,沒有他,現代劇院將面目全非( 演出時觀眾席燈光調暗、每個座位都有良好視野等,都算是他的功績 )。

◆  樂迷們慣於將指揮家分成不同學派 --- 德國聲音的擁護者 與 非德國聲音的擁護者、情緒化的指揮家 與 精於修飾的指揮家、本能式的指揮家 與 智慧型指揮家 等,提勒曼說他實在看不出誰能〝本能地〞或〝智慧地〞指揮,我們應避免這種盲從式的分類...。

◆ 幾十年下來,拜魯特從不需要透過廣告招攬觀眾,只有票價相對於國際標準過低的時候才會提高一點票價...。

◆ 在拜魯特,唯一理想的位置是觀眾席,而非指揮台。

◆ 一個學習指揮的學生,在拜魯特從不成功的排練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的排練裡學到的更多。

◆ 當民眾感到經濟壓力的時候,對〝高雅藝術〞的興趣減少,也不像以往把參加音樂節視為理所當然。

◆ 所謂詮釋,是透過藝術上的意志來表達的。

◆ 只有令人信服的細節,才能組成令人信服的整體。

◆ 華格納決定佔有他的觀眾,並在他們的生命中打上自己的印記。


那個提勒曼在拜魯特...

 

雖說指揮家提勒曼在拜魯特的初登場是於 2000 年代替巴倫波英上台的( 當時的他已是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音樂總監...),但他很快讓拜魯特的音樂家及觀眾們迷上自己,最重要的是他得到華格納族人的信任,終於成功於 2015 年被任命為拜魯特音樂節的音樂總監...,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好奇,想知道提勒曼這些年到底曾在拜魯特音樂節指揮過那些作品?其指揮場次又如何呢?來,南方整理如下:

 

◆ 2000 年 --- 《紐倫堡的名歌手》( 6 場 )

◆ 2001 年 ---《紐倫堡的名歌手》( 6 場 )、《帕西法爾》( 5 場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1 場 )

◆ 2002 年 --- 《紐倫堡的名歌手》( 5 場 )、《唐懷瑟》( 6 場 )

◆ 2003年 --- 唐懷瑟》( 5 場 )

◆ 2004 年 ---唐懷瑟》( 6 場 )

◆ 2005 年 ---唐懷瑟》( 6 場 )

◆ 2006 年 ---《萊茵的黃金》( 4 場 )、《女武神》( 3 場 )、《齊格菲》( 3 場 )、《誚神的黃昏》( 3 場 )

◆ 2007年 ---《萊茵的黃金》( 3 場 )、《女武神》( 4 場 )、《齊格菲》( 3 場 )、《誚神的黃昏》( 3 場 )

◆ 2008 年 ---《萊茵的黃金》( 3 場 )、《女武神》( 3 場 )、《齊格菲》( 4 場 )、《誚神的黃昏》( 3 場 )

◆ 2009 年 ---《萊茵的黃金》( 3 場 )、《女武神》( 3 場 )、《齊格菲》( 3 場 )、《誚神的黃昏》( 4 場 )

◆ 2010 年 ---《萊茵的黃金》( 3 場 )、《女武神》( 3 場 )、《齊格菲》( 3 場 )、《誚神的黃昏》( 3 場 )

◆ 2011 年 --- ***

◆ 2012 年 ---唐懷瑟》( 6 場 )、《漂泊的荷蘭人》( 6 場 )

◆ 2013 年 --- 《漂泊的荷蘭人》( 6 場 )

◆ 2014 年 --- 《漂泊的荷蘭人》( 6 場 )

◆ 2015 年 --- 《崔斯坦與依索笛》( 6 場 )

◆ 2016 年 ---《崔斯坦與依索笛》( 6 場 )

◆ 2017 年 ---《崔斯坦與依索笛》( 6 場 )

◆ 2018 年 ---《崔斯坦與依索笛》( 6 場 )、《羅恩格林》( 5 場 ) / Total 163

◆ 20019年 ---《崔斯坦與依索笛》( 6 場 )、《羅恩格林》( 7 場 ) / Total 176


More 那個指揮家蕭堤

 

來,再爆一個八卦 --- 匈牙利指揮家蕭堤( Sir Georg Solti, 1912 - 1997 )曾指揮維也納愛樂為 DECCA 錄製了一套倍受好評的《尼貝龍根的指環》,加上他還錄曾過《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羅恩格林》、《崔斯坦與依索笛》、《紐倫堡的名歌手》、《帕西法爾》等,幾乎將華格納主要作品一網打盡,無怪乎蕭堤〝華格納專家〞的形象深植樂迷心中...;請問,〝華格納專家〞蕭堤有沒有受邀至拜魯特演出過呢?

 

我先前到拜魯特音樂節官網查過,蕭堤於 1983 年曾受邀至音樂節演出,他一連將全本《指環》指揮了三次( 合計 12 場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沒有然後這件事實不稱於其〝華格納專家〞的地位,我當時的猜想是時任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的蕭大師實在太忙了,於是無暇再到拜魯特演出,但提勒曼在書中直指 --- 像活字典的沃夫崗•華格納知道拜魯特音樂節的所有事情,例如蕭堤為什麼在這裡失敗...,可惜提勒曼沒有多言,而我亦非蕭粉,於是此話題暫此打住,我清楚知道 1983 年那年史坦( Horst Stein, 1928 - 2008 )在音樂節上指揮了七場《紐倫堡的名歌手》,巴倫波英另指揮了五場《崔斯坦與依索笛》,美國指揮家李汶則指揮五場《帕西法爾》( 李汶的硬功夫真的不簡單,他 1982 年首次在此登台,一直到 1993 年為止( 除了 1986 年及 1987 年缺席 ),他年年在拜魯特指揮《帕西法爾》,而且只指揮《帕西法爾》,場次多達 53 場,然後李汶才被安排指揮《指環》...),知道這些真的沒什麼,因為拜魯特音樂節官網全查的到啊!




身為忠堅卡迷如我,自然不會對卡大師生前競爭對手匈牙利指揮家蕭堤有太多美言( 哈,開玩笑的啦,我其實擁有蕭堤不少唱片( 他那套知名的《指環》全集我還有大 DECCA 的首版黑膠呢!封面請見上圖 ),南方曾將蕭堤《回憶錄》的內容整理於『一個忠貞卡迷的蕭堤意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請按這裡】)...,雖然我的心偏向卡拉揚那邊,但我真要說 --- 我不知道那年蕭堤在拜魯特做了什麼事導致沃夫崗•華格納說他失敗,但這真的無損蕭堤在樂迷心中的大師,甚至是「華格納專家」的印象,您看過討論《指環》錄音的文章膽敢遺漏蕭堤指揮維也納愛樂的名盤的嗎?


那個自我的超越...

 

有段時間我曾瘋狂迷戀歌劇,LP 及 DVD 狂買狂聽...,每當將 DVD 光碟放入播放器內,幕啓之際總充滿期待,不知道等一下出現的場景是否壯碩華美?那個《阿依達》的大合唱該有金字塔吧?《杜蘭朵》的皇帝殿肯定要氣派?《齊格菲》中的巨龍有很大尾嗎?《蝴蝶夫人》住的日式小屋是如何呈現在山頭上?反正 DVD 的錢都花了,布景愈誇大愈寫實愈好,還有歌手也要大牌才行...,好啦,沒人帶我入門,一開始都是這樣的啊!

 

隨著影片愈看愈多,看到導演將故事背景〝時空飄移〞的次數也愈來愈多...,例如《女人皆如此》開頭場景在繁忙的國際機場,有一堆空姐在舞臺四週閒晃,或將《杜蘭朵》穿越到某機器人為主體的時代,只因為導演說正常人不會沒事亂砍別人頭,只有機器人才會...,甚至《蝴蝶夫人》舞臺上每位歌手和演員都穿著各式毛毛蟲裝歌唱,雖然歌詞及音樂仍東洋風濃濃,但主角全變毛毛蟲是不是誇張了些( 我看到最後才明白導演的苦心 --- 當蝴蝶夫人自刎之後,她竟立馬羽化成蝶...,好強 )?有些老劇新演真的極富想像及說服力,但完全不知所云者也不少;有陣子我很不喜歡看這類時空飄移式的歌劇,直到有天看到某段訪談( 對不起,忘了被訪問的演導是誰...),只見演導說 --- 如果我們某齣歌劇的某個製作,它的場景奢華、細緻到極致,連每一個細節都沒放過,而且動用的指揮、歌手、合唱團、樂團等都是一時之選,整個演出又順暢完美到不行,是百分之兩百的水準,那我告訴你,這種製作演完錄完後,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這齣歌劇可以說被終結了,因為沒有人可以超越它,而大家看過後又只記得它的美好,任何新舊製作都拿來和它比,於是其它版本就失去其原本的價值...,此時將歌劇的時空抽離是一個很不錯的作法,讓這齣歌劇有新的出發點,是新的開始,先前所有製作皆無從比較起,所以...。

 

嗯,自從看完這段訪談後我突然對老劇新演好感度大增,不僅不排斥,甚至會期待其中所出現的任何新意,這也算是種自我超越吧!對了,隨著拜魯特音樂節主管當局的家族...爭紛,以及固定在暑假舉辦的限制( 音樂節儘管理想崇高,但許多歌手是期待這段假期陪伴家人、放空,還有讓自己的聲帶徹底休息...),如今,只要有心加肯花錢,愈來愈多劇院早可提供超高水準的華格納歌劇演出,於是拜魯特音樂節演出的華格納,無論舞臺及歌手,甚至節慶樂團等早非最高的品質保證,咦!我忘了這段話是看那本書的...。


那個第一次 ---

 

第一次登臺指揮華格納作品 --- 1983 年於威尼斯的鳳凰歌劇院,在紀念華格納逝世百週年音樂會上指揮了音樂會的上半場,曲目為華格納的《齊格菲的牧歌》及《C 大調》交響曲( 華格納於 1883 年 2 月 13 日於威尼斯逝世...)

◆ 第一次單獨指揮全場的華格納 --- 1985 年,在漢諾威國家劇院以音樂會型式演出歌劇《黎恩濟》。

◆  1988 年於漢堡首次指揮《崔斯坦與依索笛》,這次成功的演出大大推動提勒曼的指揮事業,許多劇院開始邀他去客席。

◆ 1989 年樂季提勒曼成為紐倫堡的樂長( 音樂總監, 那年他 30 歲 ),在那兒他首次指揮《羅恩格林》及《唐懷瑟》。

◆ 為慶祝提勒曼六十大壽,DG 特別在今年推出一套《提勒曼在 DG 的全部管弦樂作品錄音》全集( CD:DG 0289 483 6423 7 ) ,合計 21 張 CD,這些並不包括他拿手的歌劇錄音,其大師地位可見。


More 更多拜魯特

 

拜魯特音樂節官網( 這兒有超多資訊可查,適合我輩古墓派樂迷考古兼練功 )


本文完成於 108 年 7 月 17 日


回南方首頁

在南方聽音樂

回談音論樂

聽南方的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