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廳...

左圖是柏林愛樂的圖騰,有人知道這三個五邊形代表什麼涵義嗎?賣個關子,下次再告訴您...。 【詳見 --- 看圖說柏林愛樂音樂廳

 

上頭內文是去年我整理一篇關於柏林愛樂音樂廳資料的最後一段,坦白說,放著放著...我也忘了將之補上,直到前天有位生生( or 小姐 )來信問我,我才想起這段未完的旅程...。


熱情與冷漠...

 

此三個相連的五邊形乃是柏林愛樂音樂廳( Berlin Philarmonie ) 的標記圖騰,象徵此廳為三個概念的融合,這三個概念是 --- 空間( space )、音樂( music )與人( man )

資料來自 DG 黑膠唱片封面背頁的說明( 見左圖 ),這張唱片編號為 2532 030,曲目為蕭斯塔高維契( Schostakowitsch, 1906 - 1975 )第十號交響曲, 是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於 1982 年完成的數位錄音...;卡拉場也指揮蕭斯塔高維契?是的,本曲卡拉揚不止只錄這次,他曾於 1966 年 11 月指揮柏林愛樂錄了他第一個蕭斯塔高維契第十號交響曲的版本,1969 年 5 月卡拉揚率柏林愛樂訪俄他也將這首交響曲帶回俄國演出...,1982 年版的唱片背頁還附了卡拉揚與蕭斯塔高維契的合照,註明是 1970 年於莫斯科拍的( 這點可能有誤...)。

附帶提一點,比早卡拉揚 10 年,1959 年 9 月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便已率紐約愛樂訪俄,伯恩斯坦在蕭斯塔高維契面前指揮了他的第五號交響曲“革命”,演出後蕭斯塔高維契受邀上臺與伯恩斯坦及樂團共同接受 俄國觀眾喝采,本演出由美國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錄音發行( LP:MS 6115 ),左圖便是當時的照片兼做為該張唱片封面用...。


熱情與冷漠...

 

2005 年 5 月號大陸的“音樂愛好者( Music Lover)”雜誌專訪一位客席上海交響樂國的德國指揮家奎勒( Bernhard Gueller ),奎勒以大師柴利畢達克( Celibidache, 1912-1996 )門徒自居( 這不是本文的重點... ),當作者問奎勒對目前古典音樂市場和前景是否有江河日下之感,這位大師徒弟看法很有意思 --- 他說他不認為古典音樂江河日下,江河日下的是唱片銷售...,古典音樂的根本問題在於我們現在演奏的古典音樂有 95% 都是一百年甚至好幾百年前的作品,而在巴哈、海頓及莫札特的時代,他們演奏的都是當時的音樂,並得以時常翻新...,如果人們能像前人那樣對當代古典音樂感興趣的話,那麼唱片就能日新月異,銷量突增...( 當你架子上己擺著六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的唱片,你為何還需要第七套?奎勒說...)。

 

我蠻欣賞奎勒的看法,當人們對當代事物冷漠,對來不及参與的過去或未來始終熱情,該考思說反省的事情就多起來了...,咦!我可沒有在說誰...,我是在反省自己為何獨鍾 LP,為何網站內容寫寫便丟在那兒,對閱讀火熱,對思索相對冷漠...,那麼,您呢?


熱情與冷漠之延伸...

 

@ 德國指揮家奎勒( Bernhard Gueller )

@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回南方首頁

回南方 隨言 到上篇隨言 到下篇隨言